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演示实验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longk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物理实验是培养高中生实验能力、探究能力、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的必修途径,是学生进入高中后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物理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在物理课堂上体现这一作用的重要部分。新课程改革对普通高中物理演示实验部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们现有的演示实验资源还不能充分满足这样的要求,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并且,师生自主利用开发演示实验资源不只是弥补现有演示实验资源的不足。师生自主利用开发演示实验资源对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形成、全面有效开展物理教学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笔者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发现关于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和实验课程资源开发的文献很多。但专注于高中物理某一板块(如电学、热学等)或某一类型(学生分组实验、随堂演示实验等)的实验资源的利用开发研究很少。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玉林市18所高中82名物理教师利用开发物理演示实验资源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中发现玉林市高中物理演示实验资源在利用开发上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现有的演示实验资源配置不充分、不合理;(2)现有的演示实验资源使用率不高;(3)物理教师开发演示实验资源的实践很少,但是开发出来的演示实验资源使用效果很好。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得出影响玉林市高中物理演示实验资源利用开发的因素是(1)师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利用开发资源;(2)教师的开发能力不足影响物理演示实验资源的开发;(3)学校对物理演示实验资源利用开发的态度不够积极;(4)学校现有的硬件设施影响物理演示实验资源的利用开发。结合这些因素和演示实验的特点,本文给出了玉林市高中物理演示实验资源利用与开发应遵循以下6个原则:“先使用后开发”的原则、“简单实用”原则、“针对性”原则或者“即时性”原则、“可视性”原则、拓展性原则和安全性原则。然后,本文提出了高中物理演示实验资源的利用策略和开发策略。利用策略为多套配置、延长仪器使用寿命、实物与仿真相结合、录制实验视频、交流合作、资源共享。开发策略为:(1)解读新课程物理教学目标;(2)根据目标多途径开发物理演示实验资源:(3)实现物理演示实验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4)创作性多方式开发物理演示实验资源;(5)从周围环境中开发;(6)实验器材的“二次开发”。最后,在遵循上述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给出了两个演示实验资源的开发案例。一是明确主题(弹力)的情况下多角度、多方面、多途径地开发各种常见物品的演示实验功能,二是创造性地开发某一常见物品(矿泉水瓶)用于课堂演示的多种功能。陈鹤琴先生提出著名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观点。同理,物理演示实验资源就存在于大自然,大社会,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只要有善于观察、思考、动手实践,都可以找到并开发出我们想要的资源。
其他文献
从1990年起,临汾市市在平川区曲沃县、洪洞县,西部山区隰县、乡宁县和东部山区安泽县等5个县布设了328个样点实施了土壤肥力监测,以此了解山西省晋南粮作区耕地土壤肥力变化
司法鉴定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鉴定的启动是司法鉴定程序的开始,是具体司法鉴定行为实施的前提。司法鉴定的启动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涉及到司法鉴定的合法性
对一个企业而言,想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保持战略领先,就需要企业建立起来品牌意识,塑造一个强势品牌。企业只有通过打造强势品牌,才能够快速占领市场。在现代的市场竞争中
自2001年国务院体改办等部门在《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在经济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可转向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后,全国许多济发达地区农村开展社区卫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但是由于外国留学生个体因素的不同以及汉语词汇系统的本身的复杂性,使得词汇教学成为了一个难点。
司法鉴定的启动,涉及到何种主体具有启动权,及启动权人对鉴定机构、鉴定时间以及鉴定次数的选择等一系列问题。根据我国现行的有关规定,法院掌握了绝大部分的司法鉴定启动权
流动青少年作为数量庞大的群体,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比较常见的是采用“问题视角”,通过理论分析来说明他们存在的问题及困境,但却没有顾及到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低分红的现象。2008年10月,中国证监会新颁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中规定:如果上市公司想获得再融资资格,必
<正>子宫全切术通常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保守治疗无效者,术前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是焦虑、恐惧、睡眠障碍等情况,因此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灵活地采用心理保护措施
通过对精神损伤的医学和法学特征、损伤与精神障碍的关系的分析论述,提出精神损伤参变率的概念,设计出精神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并对精神医疗赔偿责任和赔偿方法提出初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