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包含有丰富的内容。这一古老而又伟大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包含有宽容、诚信、友善、仁爱等多种要素,内涵博大精深,对于我们现代社会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而且,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传播中国文化,坚持文化自信。因此,挖掘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并进行传承就更加具有时代意义。传统儒家的“仁爱”思想、“忠恕之道”、中庸原则都包含有宽容的思想在其中,宽容是儒家所积极倡导的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是儒家仁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涵了对自我及他人的关爱、同情、理解、尊重、包容的心态。但是,反观现代社会,我们不难发现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有一些不宽容的现象存在。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及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出现道德滑坡的现象,很多校园打架斗殴、暴力事件不断被报道出来,同学之间因为一点小事就争吵,怀恨在心的不在少数。大学生在思想、态度、行为、与人交往等方面都表现出缺乏宽容,甚至部分教育者在教学和对待学生的某些行为方面也表现为缺乏宽容的胸怀,同时,很多高校普遍缺乏宽容的校园文化氛围,过于注重形式,如有些讲座和会议严格要求坐场等。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能够对此相应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措施。本论文就是以儒家宽容思想为依托,从阐述儒家宽容思想的伦理内涵出发,从历史到现实,针对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宽容缺失的问题,通过对儒家宽容思想的深入探讨,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寻求一种理论支持。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论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和难点。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儒家宽容思想的理论内容,从儒家宽容思想的历史发展概况,儒家宽容观的内涵出发,概括了儒家宽容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儒家宽容思想的时代局限性,最后从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两方面阐述了宽容思想与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第三部分是在前面理论思想的基础上,回归现实问题,分别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校园文化氛围三个方面论述了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宽容缺失的表现,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及客体,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是在前文的基础上分别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这几个方面探讨了宽容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