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文化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缩影,在大学的四个基本功能“培养人才、科研创新、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中,文化传承作为精神层面,无疑显得更为重要。大学精神的核心就是校园文化,体育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本研究旨在分析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并就校园体育文化的体系进行解读和构建。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建国以来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进行回顾,运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主要从“大学校园体育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网络文化”建构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体系,并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分为“5个顶层结构、16个亚层结构、56个项目层结构”;阐释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6组基本特征:“竞争性与人文性、教育性与创造性、方向性与时代性、校园性与开放性、公民性与社会性、延续性与融合性”。基于此,论文就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提出了建议:以建设和谐校园为目标,以大学精神为核心,以建设特色品牌校园文化为导向,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育体、育心”的作用,从深层次上认识到体育对人格塑造和身心健康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从制度上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树立规范,注重对广大师生员工在体育观念、体育精神、体育价值导向方面加以引导,加大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校园网络宣传体育知识、发布体育新闻、传播健康的生活理念,为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