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青年脑梗死临床资料的收集,分析它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从而提高青年脑梗死的预防、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入院治疗的130例青年脑梗死作为脑梗死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住院患者的家属中的正常青年140例作为对照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将青年脑梗死患者按年龄段分为两组(18-35岁组、36-45岁组)进行常见危险因素、TOSAT病因分型、脑梗死部位等对比分析。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1.青年脑梗死组男女比例为2.71:1。脑梗死中35岁以下40例,36岁以上90例,此两组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χ2=3.7780,P=0.0519)。2.青年脑梗死组危险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颈动脉粥样硬化(62.3%)、高血压(51.5%)、吸烟(50%)、高脂血症(43.8%)、颅内血管狭窄(42.3%)、饮酒(37%)、心脏疾病(24.6%)、高同型半胱氨酸(20.8%)、高尿酸(20.8%)、糖尿病(17%)、免疫指标异常(5%)3.青年脑梗死组中脑叶梗死44例(占33.8%)、基底节及半卵圆中心梗死38例(占29.2%)、小脑梗死6例(占4.6%)、脑干梗死18例(占13.8%)、多发脑梗死24例(占18.5%)。4.青年脑梗死TOSAT分型所占比为大动脉粥样硬化(LAA)44例(34%)、小动脉闭塞(SAO)28例(22%)、不明原因(SUD)22例(17%)、心源性栓塞(CE)19例(15%)、其他病因(SOD)16例(12%)。5.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OR=19.365,95%CI9.126-41.092, P<0.0001)、颅内血管狭窄(OR=10.657,95%CI4.566-24.873, P<0.0001是青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6.36-45岁组高血压、高尿酸比例高。7.男性吸烟、饮酒、高脂血症明显高于女性,对照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5)。8.尿酸高更容易在基底节及半卵中心梗死(r=0.2761,P=0.0457<0.05)。结论:1.青年脑梗死男性多见;男性吸烟饮酒比例高,血脂异常较女性更普遍;36岁以上的高血压、高尿酸比例更高;随着年龄增大脑梗死的发病率也增高。2.青年脑梗死致病危险因素从高到低为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颅内血管狭窄、饮酒、心脏疾病、高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免疫异常。3.青年脑梗死以LAA, SAO为主;梗死部位中以脑叶、基底节及半卵圆中心多见;尿酸高更易出现基底节及半卵圆中心梗死。4.颈动脉粥样硬化、颅内血管狭窄是青年脑梗死的独立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