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是商代的高规格物品,用玉习俗是当时社会的写照。本文以殷墟时期的安阳黑河路遗址和墓地为主要材料,以考古学方法为基础,在宏观层面,进行墓葬单元划分、墓葬等级分析、墓葬内涵分析,以此为本,结合玉石器出土的“微环境”,采用考古分期基础上的玉石器观察,并依据其形制进行分类研究。在微观层面,进行材质、工艺、形制、纹饰、次生变化分析,以探究商人对玉石器的选择和使用。商人对玉进行了有意识的选择,闪石玉是当时的高规格物品,在随葬玉石器中占据核心地位;蛇纹石、绿松石、玉髓、大理石等美石,是玉的替代品。依据形制、出土位置、所属墓葬的内涵,晚商时期的玉石器可归纳为礼仪用玉、装饰品、器具三大类。不同材质、不同器型、不同组合的使用,反映了墓主人的社会身份,亦体现了复杂的社会关系。随葬玉石器在晚商时期的发展演化,呈现了礼器的制度化、明器化和装饰品、器具的生活化两大趋势。最具代表性的是戈类器的分化过程。晚商时期的用玉制度,与当时的礼制和丧葬习俗紧密扣合。用玉制度的发展,与礼制的变革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