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钙循环的过程集成和催化剂设计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应对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不断上升的二氧化碳浓度所引起的一系列气候和环境问题,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基于CaCO3与Ca O间可逆转化的钙循环是众多技术中极具应用前景的解决方案。目前,基于钙循环的吸附增强制氢、CO2捕集-催化转化和化学链氧化过程已得到了广泛研究,且均展现出良好的实用性。尽管如此,制约钙循环技术进一步普及的关键因素在于其脱碳阶段的高能耗,而这些能耗目前大多通过煤和天然气的燃烧进行供给,从而增大了钙循环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亦降低了其CO2捕集效率。鉴于此,本文通过在脱碳阶段引入放热反应以降低钙循环过程的整体能耗。O2气氛下Ca O与Co可发生固相反应得到钴酸钙(CCO,calcium cobaltate)且剧烈放热,其中Ca O和Co可分别作为甘油吸附增强重整(SESRG,sorption-enhanced steam reforming of glycerol)反应的CO2吸附剂和重整预催化剂。鉴于此,可将该反应与CaCO3分解反应进行耦合,以降低SESRG脱碳阶段的能耗。进一步引入CH4化学链燃烧(CLMC,chemical looping methane combustion)前置于SESRG,以避免引入O2造成的H2消耗并实现CH4的高效利用,从而构成CLMC-SESRG耦合循环过程。能量平衡计算均表明该过程能耗仅为传统SESRG-脱碳过程的56%。将CCO材料用于所提出的CLMC-SESRG耦合循环过程,并进一步掺入Pt以提高其C-H键活化能力。Pt/CCO材料在20圈循环过程中可实现70%的CH4转化率及90%以上的CO2选择性,亦可制取纯度为96%的H2,产率可达120%,且其在此过程中的结构变化是高度可逆的。CH4-TPR-MS、SEM、TEM和XPS测试进一步揭示,Pt对CH4转化的促进作用可归因于CCO表面形成的Pt O2颗粒与均匀分散于CCO体相中的Pt物种;而Pt对产氢性能的提升则可归因于经CH4还原形成的Co-Pt固溶体对水气变换反应的促进。将H2气氛下的CaCO3加氢反应引入钙循环亦可降低其脱碳阶段的能耗,并同时得到CH4等含碳燃料。能量平衡计算表明该过程的能耗仅为传统钙循环的三分之一。尽管如此,欲使CaCO3加氢-碳化循环过程具有实用价值,关键在于设计高性能的催化剂并阐明其催化机理。鉴于此,本文设计并制备了负载Pt纳米颗粒的CaCO3材料,且其具有丰富的催化剂-反应物界面。性能测试表明,该材料可在360~550 ℃、100 k Pa和100%H2条件下实现98%的CH4选择性,已接近热力学计算数值。于10圈加氢-碳化循环测试中,CH4选择性可维持在95%以上,产率则维持在37 mmol gPt-1 h-1,且Pt/CaCO3的结构与形貌亦得以维持。原位XRD测试表明,Pt/CaCO3于350~550 ℃进行加氢反应时的主要固相产物为Ca O,亦有少量Ca(OH)2生成;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diffuse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测试证实,反应过程中CaCO3并未发生分解,表面Ca(OH)2和吸附态Pt-CO物种或均为Pt/CaCO3重要的中间物种,且吸附态Pt-CO物种的消耗速率与CH4生成速率正相关;CO-DRIFTS测试表明,吸附态Pt-CO物种更倾于在界面处的Pt原子上形成。为说明上述CaCO3加氢-碳化循环过程规模化应用的可行性,分别以煤焦化过程富余的焦炉气(COG,coke oven gas)和风力-光伏发电耦合的电解水过程所得氢气(WPTH,wind-photoelectric to hydrogen)为氢源,并以火电厂烟气为碳源,进行CaCO3加氢-碳化循环的流程模拟和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以COG和WPTH为氢源时,CH4产量分别为1.34×10~8和0.35×10~8 Nm~3/y,能效分别为55.99%和23.79%。前者年利润为1.67×10~8CNY,可于3.77年内收回投资;后者年亏损2.75×10~8 CNY,若要实现盈利,氢气单价须降至0.06 CNY/Nm~3或CH4售价须增至10.13 CNY/Nm~3。就现阶段而言,COG比WPTH更适合用做CaCO3加氢-碳化循环过程的氢源,且该过程的规模化应用具备初步可行性。
其他文献
可充电锂硫电池具有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2600 Wh kg-1)和丰富的硫资源等突出优点,是我国“十四五”新能源产业规划中高比能储能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锂硫电池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仍受到诸多问题的制约。其中关键的科学问题包括多硫化物中间产物的穿梭效应以及缓慢的氧化还原动力学。尤其是在高硫负载量等实用化条件下,硫正极的这些问题会导致电池容量快速衰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
大脑对信息的处理依赖于不同神经元群体的相互作用。神经振荡是所有跨膜离子电流的整合效果,反映神经元群体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神经振荡是感觉信息处理、运动控制、认知以及多脑区同步等多种脑功能的基础。此外,部分神经精神类疾病常表现为某些脑区特定频段神经振荡的异常或缺陷。以一定方式诱导特定频段的振荡具有治疗神经精神疾病和促进认知的作用。因此,阐明神经振荡的环路机制对于理解信号处理以及相关神经精神疾病发生具有
Na+/HCO3-共转运体NBCe1(Slc4a4)属于SLC4家族,在机体的酸碱平衡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失常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胰腺炎、白内障、癫痫等疾病。近几年来,关于SLC4家族蛋白结构功能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NBCe1跨膜区(TMD)的结构可分为转运结构域(Carrier domain)和支架结构域(Scaffold domain)。NBCe1的离子转运机制可能采用电梯模型(Ele
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ni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AEMFCs)因其快速的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动力学以及能够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碱性介质中氢氧化反应(hydrogen oxidation reaction,HOR)动力学缓慢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即使在贵金属Pt电极上,碱性介质中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确立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全球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运动,同时速度也居世界之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一项主要任务;而在市民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权益保障问题是实现其自身市民化的核心和基础。对于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农业人口市民化权益保障的问题,学界已经开始了讨论。笔
利用CFD预报水面舰船航行性能,能够在设计阶段对多种船型设计方案、附体布置方案和推进器设计的水动力性能进行预报和评估,实现基于仿真的船型设计技术,降低新船型的开发成本和周期。本论文采用自研CFD软件,开展了基于粘性流集成六自由度运动和结构化的动态重叠网格技术的水面舰船航行性能预报技术的研究,以国际标准船舶模型DTMB5415系列和KCS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水面舰船快速性、操纵性和耐波性数值分析模
炔烃作为有机合成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官能团,其多样性官能团化属于有机化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从分子轨道角度来讲,炔烃功能基团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而具有特殊的反应性能,故探索炔烃的官能团化反应将为发展新的合成方法学提供无限的可能。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炔烃的官能化反应研究诸如炔烃的氢芳基化、碳芳基化、碳氧合、烯基化和环化反应等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随着21世纪的到来,合成化学又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顺
夹层结构一般由上、下高强度薄面板和中间轻质厚芯层组成,这赋予了该结构型式高比强度、高比刚度、减振降噪和抗冲吸能等优异性能。这正是夹层结构在航空航天、高速列车和包装等一些对重量和缓震要求苛刻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近年来,船舶结构夹层化研究工作已逐渐受到关注。凭借自身结构型式简单、易于加工和维护等优势,单层波纹金属夹层结构成为最早应用于船舶结构的夹层结构之一,其对于船舶结构轻量化和冲击防护性能方面
第一部分小鼠脑损伤模型的构建及miRNA-210表达评估目的:脑损伤小鼠的建模及验证模型。方法:1)使用雄性C57BL/6小鼠进行腔内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建模;2)Longa及Bederson的5分制法进行小鼠建模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3)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小鼠的行为能力;4)TTC染色及梗死面积测量;5)免疫组织化学法
金属有机笼状化合物是由配位键驱动组装而成的超分子化合物。它在药物传递、分子识别和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并已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超分子材料。在众多离散的金属笼结构中,以金属钯(Ⅱ)为介质的有机笼具有易形成、明晰的金属配体比例及可预测的空间结构等特点,是最通用的超分子笼状化合物模型。尽管人们在探究金属笼结构和性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大多数研究主要是针对刚性的配体笼状化合物,而对于相对柔性的笼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