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随着设计教育的普及,从事平面设计的人员日益增多,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中国的设计的发展和繁荣,反而滋生了一些字体单一、颜色花哨、图片平淡、单调乏味的作品,原因可能是不少设计师出于利益或者其他外界的压力,没有将设计当作一件富有情感的事情去完成,而是机械性的将其看做一项任务,这样所出来的作品是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的。徒有造型规律的形式,忽视了图形与情感的互渗性,尽管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设计的种类花样繁多.让人日不暇接,但是这些炫目的图形也会因为缺少情感的东西而只会变得给人带来浮躁和不安。五千年来我们这个民族民间劳动人民创造出的“图形”是无法数计的。既有以图形本身来呈现含义和审美价值;也有作为纯粹欣赏的刺绣、年画;更有作为装饰图案的壁画彩绘。它渗透在衣、食、住、行、用、赏、玩各个领域,凡是人手能够触及到的地方,均无一“幸免”。许多优秀的图形背后被注入了一个民族传统的审美理想与文化底蕴。渗透着全民族集体的智慧与情感。从原始社会的图形符号到文明社会分门别类的造型艺术,每个时期都有一个恒定的主题,那么随着朝代的更替而转变,人们为什么还会不厌其烦地反复描摹一个图形呢?从虎图案的衍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图形它不仅仅是因为其具有审美意义的外形,更重要的是因为在这些图形符号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深层的象征意义。虎是中国古老的图腾之一,中国虎文化是博大深厚的,许多少数民族也和汉族一样,虎图形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直被广大人民所运用,其形态变幻丰富,同时也包含着不同时代人们不同的情感,本文从虎文化入手,仔细的研究了历史中虎图形与情感之间的互渗性,并由此窥见整个民间文化中各种图形与人民情感的互渗性,并将这种渗透性借鉴到当代平面设计中,以此来解决当代平面设计中的浮躁、粗俗和难以被大众认可的种种弊病。本文首先研究了古代民间虎图形的形态与情感变化,从四个方面入手,1、汉族虎的原始文化意义。2、其他民族的虎的原始文化意义3、虎文化的衍变4、多样化的民间虎图案与情感;其次分析了视觉图形与情感的互渗性。分为二点,1、图形形式与情感的互渗性关系2、设计中的图形与情感的互渗性关系;接着探究了当代视觉图形的形态与情感的关系,分为1、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现状描述。2、存在的制约发展的问题;最后总结了两点结论1、民间图形在当今设计中的新运用。2、如何在平面设计中把握好图形与情感的互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