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AVEWATCH-Ⅲ模式的中国南海波浪能资源的长期评估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li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二,拥有丰富的波浪能资源。其中南海作为我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具有很高的开发潜能。高精度的波浪数据在海洋资源的利用、海上贸易、台风预报以及海洋工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解决现场测量数据的高成本问题,提高南海波浪数据的可靠性,本文利用海浪数值模拟的方法实现了对南海波浪能资源的长期评估。首先,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应用海浪数值模拟的方法,重点介绍了WAVEWATCH-Ⅲ海浪数值模型的原理,并对模型的设置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模型的运行效率和数据的可靠性。其次,从提高模型输出结果的可靠性出发,对比了不同驱动风场对模拟结果有效性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海浪波参数的时空分布以及联合分布特征,选择了模拟精度较高的CCMP风场数据。最后,基于WAVEWATCH-Ⅲ数值模型,构建了南海海域海浪数值模拟系统,采用1989年1月到2018年12月的CCMP风场作为驱动场。利用Jason-2卫星高度计的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检验,发现模拟结果很好。同时,综合考虑了多年月平均和季节平均的有效波高、平均波周期、能流密度的大小、可开发性、稳定性和有效存储量等分布特征,实现了南海波浪能资源的长期评估,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南海波浪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其他文献
随着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的发展,地源热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空气源热泵相比,土壤源与水源热泵具有优越的恒温特性与储热能力,其主要应用形式为地埋管换热器。地埋管与地下环境直接接触,管材寿命到期和管中流体内添加剂带来的地下环境污染风险不容小觑,目前此方面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以浅层地埋管换热器规模化使用造成的地下环境潜在污染为研究背景,利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对地埋管实际运行工况下(冷热交替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中的偏滤器主要采用W/Cu/CuCrZr层状复合材料或连接件进行制造。其中W主要作为面向等离子体材料,CuCrZr作为热沉材料,而Cu则作为缓解热应力的中间层置于W和CuCrZr之间。因此,实现W和Cu、Cu和CuCrZr的层状复合/连接是偏滤器制备所需的关键技术。目前,国内外已有的W/Cu和Cu/CuCrZr层状复合/连接方法通常工艺条件极端,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
铝合金焊接在航空航天装备尤其航天火箭生产制造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火箭贮箱生产焊接采用搅拌摩擦焊与TIG焊混合的方式焊接,焊接缺陷只能用手工TIG焊进行修补,而TIG焊易引起较大的残余应力和变形等问题。研究使用摩擦塞焊进行焊接缺陷修复对航天产品的制造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塞焊研究均在实验室试验阶段,没有用于现场加工的塞焊设备。为研究可运用于现场的塞焊设备,本文从以下几
太阳能海水淡化是一种可持续利用海水生产淡水的技术。商业的太阳能海水淡化工程需要建造大型的基础设施,投资成本高,回收期长,一般只能在人口密度大的经济发达地区应用。而本文主要为了解决一些经济欠发达而淡水资源紧张地区居民日常饮水难的问题,对简易型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太阳能蒸馏器展开了研究。基于界面蒸发(减小海水加热表面和蒸发表面之间的尺度)的理论,本文主要以实验研究为主,理论分析为辅的研究手段对一种界面
自由活塞发动机没有曲轴,没有活塞侧向力,活塞运动规律与燃烧过程存在自适应关系,这些特点预示着这种发动机存在实现较高功率密度的潜力。本文将通过仿真手段,对这种潜力进行证实,并探寻火花点燃式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实现高强化、高效的途径。仿真建立了将缸内气体燃烧气体力与活塞受到的液压力耦合的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模型,能够摆脱过去只能由实验获得活塞运动规律的限制,使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仿真更加准确。建立模型后与
液滴蒸发在许多工程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喷雾干燥、燃油喷射、医疗、固体表面粒子沉积、快速冷却等。在固着液滴蒸发过程的研究中,对于传统的直接从液滴侧面观测内部流场的方法,由于弯曲表面处折射复杂,出射光线方向不一致,图像会有严重的畸变,不能准确反映液滴内部流场。本文结合摄像技术和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固着液滴蒸发过程的流场可视化问题进行研究,解决传统方法带来的图像畸变和信息缺失的问题。本文首先基
作为一种高效传热元件,重力热管己经在能源领域得到了应用,并体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我国地热资源以中低温地热为主,为了更好地将重力热管应用于低温地热资源中,促进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本论文针对填充了二氧化碳和纳米颗粒混合工质的新型重力热管,分别搭建了对流型地热系统实验台和传导型热储实验台,重点实验研究了外部工作条件以及结构尺寸对新型重力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在对流型地热系统实验中,主要研究的影响因素
作为雾霾污染的元凶之一,柴油机颗粒物的排放引起了各国政府及人民的极大关注,相关排放法规日益严格。当前针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处理的手段主要是缸内净化与后处理系统相结合,因此柴油机碳烟颗粒的氧化过程对于后处理系统的净化与再生非常重要。由于柴油机缸内燃烧状况复杂,实验室火焰燃烧平台难以对柴油机碳烟颗粒的氧化过程加以控制,本文基于热重分析仪,针对柴油机碳烟颗粒不同氧化程度进行了其氧化模式的研究,结合场发射透
我国正在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脚步,能源消耗也在与日俱增,随着能源短缺问题的出现,能源的节约以及高效利用受到人们的关注。ORC地热发电是近几年来较为热门的中低温利用手段,对缓解能源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ORC地热发电系统的冷凝部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管内渗流蒸发式冷却器。本文对蒸发式冷却(冷凝)器的传热传质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总结了热质交换过程中各换热系数、传质系数关联式,为实验关联式的拟合提供参考
中低温热能含量巨大(地热能、太阳能、工业废热等),有效地利用这些中低品位热能对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具有深远意义。目前的中低温热能利用方式中,有机朗肯循环成为了最为有效、应用范围最广的方式之一。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不同于通常的以热源、蒸发温度等为核心变量的研究论文,考虑到冷凝温度的变化是影响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较低的冷凝温度能够十分显著地提高系统性能,本文以冷凝温度为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