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楼板板角应力分析与抗裂研究

来源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安徽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0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以下简称现浇板)整体性好、抗震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可满足大跨度、易分割等实际工程需求,因此逐渐代替传统的预制板,成为楼盖的主要形式,但裂缝问题也随之而来。随着大型、新型结构形式的出现,以及人们对建筑使用功能和要求的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的裂缝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现浇板板角裂缝一直是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通病”。因而,研究此类裂缝的产生机理,不断讨论各种因素对楼板应力的影响规律对防治此类裂缝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参考相关的文献及工程实例,运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板角的开裂机理以及裂缝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了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分类和机理,列举现浇板裂缝的主要形态,并得出现浇板在正常使用阶段由温度—收缩引起的板角45°斜裂缝为最常见裂缝,其次是平行于长边裂缝。2.对混凝土楼板温度收缩应力进行理论分析,借鉴现浇板受四边约束的情况下温度—收缩应力的简化计算公式,得出与现浇板温度—收缩应力值有直接关系的影响因素。3.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连续板和单跨板受四边约束的有限元模型进行研究,分析温差、楼板开洞、楼板沉降、梁距、配筋等因素对现浇板应力状态和分布规律的影响。4.分析和总结因设计导致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板角裂缝的因素,结合工程实例分别从后浇带的设置、楼板配筋、钢筋的等强代换、开洞楼板、端跨板斜裂缝的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收缩裂缝的防治措施。
其他文献
长期处于各种河流、湖泊及海洋等复杂水环境下的混凝土等水泥基材料,易于遭受环境水侵蚀而发生混凝土耐久性退化和结构服役寿命降低等问题。为了揭示水环境下水泥基材料因钙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均,缺水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国内各大一线城市开始兴建地铁,现在正是沈
拉索能有效地发挥材料的最大力学性能,因此在预应力钢结构等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弦支结构体系以灵活新颖的建筑外形和高效的结构性能,得到了较多的研究和应用。但是,
赣南地区分布有大量的红砂岩层,其具有吸水会产生膨胀,强度迅速降低等特殊力学性质。在降雨后红砂岩边坡很容易发生破坏,这是因为雨水入渗是诱发红砂岩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分
目前国内外水泥用量对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少有研究,人们只是大体知道水泥用量过多或不足对混凝土的质量是不利的,而具体关于水泥用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知之甚少。
在我国,建筑物的耗能总量在社会总耗能中占到接近三分之一的部分,同时住宅房屋通过围护结构产生的传热量可以达到建筑使用消耗能量的三分之二。进入21世纪,我国提出了新的节
钢板—混凝土组合梁作为组合结构的一种,具有良好的施工及使用性能,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针对钢板—混凝土组合梁受
混杂纤维混凝土(Hybrid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HFRC)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同时掺入混凝土中组成的多相复合材料,利用不同纤维的特性针对性的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近年来,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住宅产业化将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型材料和新型结构体系也应运而生。本文基于德国叠合式混凝土墙板,提出的新型叠合式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以其密实度高、孔隙率低而闻名于世。特别是RPC所具有的优良的力学性能、良好的韧性和耐久性以及环保和经济性能,从产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