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基于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自愿性披露视角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一系列舞弊案件的发生让监管部门和资本市场意识到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信息透明度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了一系列内部控制相关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相应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状况也在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2009年《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执行和2010年《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布之后,内部控制有效性和内部控制信息的透明度成为相关部门的重要监管对象。   在此制度背景下,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变化以及与此相关的经验研究证据将具有重要的政策和现实意义。首先,本文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了2009-2010年两年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作者发现随着《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布,2010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远远好于2009年,而且由于证券交易所监管力度不同,深市披露情况要好于沪市。除此以外,本文介绍了2011年才出现的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方案披露状况。其次,本文以2011年沪深两市A股自愿性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第三章理论基础提出相应的假说,研究了在自愿性披露的环境下,哪些因素影响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发现第一大股东性质、独立董事人数、财务杠杆和总资产收益率与自愿性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是否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没有显著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替换了反应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和增加控制变量营业收入增长率,进行了稳健性检验。   本文还阐述了披露状况和实证分析两部分结论、并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及启示,提出了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情况纳入日常监管、出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责任细则、推进中小板和创业板内部控制建设和信息披露、从注册会计师入手,规范内部控制鉴证业务的执行等建议。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金融成为支撑现代经济的核心动力。企业作为经济的微观主体,其价值的实现亦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当前国内外学者在研究金融市场效率的问题上,忽视了从金融市场上资金需求者一方,即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筹集资金并有效配置所筹资金过程中的金融支持效率问题。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来有效测度上市公司的金融支持效率,分析金融支持效率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且还不够
随着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及成为WTO的成员国,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在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开辟了广阔的市场。近年来,国内银行在开展国际贸
建设投资项目后评价指的是在项目建设完成以后,对项目的目的、实施的过程、运行收益和产生的影响所进行的系统分析,用来提高项目的决策、建设和管理水平。目前,国外已形成了一套
目的 构建检验科质量监测信息化平台,实现质量管理信息化,提高医疗效率.方法 在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整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11项与实验室管理密切相关的质量指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