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W(Mo)/S/Cu(Ag)杂硫代金属原子簇聚合物因为其在催化和生物过程中的潜在应用价值而成为研究热点,这些杂硫代金属原子簇聚合物多样的配位模式还可产生许多新颖的骨架结构和拓扑构型。此外,因为其在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方面的潜在应用前景也使得这些杂硫代金属原子簇聚合物越来越吸引广大化学、材料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兴趣。本论文主要研究了W/S/Cu原子簇聚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通过液相扩散法共合成了五个具有新颖结构的W/S/Cu原子簇聚合物,其中{[W2S8Cu12Br11][Gd(DMF)8]}n(1)为三维网状结构,{[(WS4Cu5Br6)][Gd(DMF)4(DMSO)4]}2(2)为二聚体结构,[WS4Cu4Br5Gd(DMSO)8]n(3)为一维链状结构,[WS4Cu4Br5]Gd(DMSO)8(4)为零维结构,[(W2S8Cu6)(2,6-BIP)6](CN)2(5),(2,6-BIP,2,6-Bis(imidazol-1-yl)pyridine,2,6-二咪唑吡啶)为零维笼状结构;此外,还研究了二价铜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合成了两个新的基于咪唑类配体2,6-BIP的二价铜配位聚合物,{[Cu(2,6-BIP)2](ClO4)2·2H2O}n(6)为二维网格状结构,[Cu(2,6-BIP)2(NCS)2}]n(7)为二维螺旋状结构。
1、探讨了溶剂配位稀土金属阳离子模板对W/S/Cu原子簇聚合物结构的影响。以不同溶剂与稀土金属阳离子Gd3+配位形成的配位金属阳离子作为模板剂,合成了四个具有不同结构的W/S/Cu原子簇聚合物,1是以七核八面体为基本构造单元组成的三维网状结构,2是以五核簇为基本构造单元组成的二聚体结构,3是以五核簇为构造单元组成的一维链状结构,4为四核的零维结构,并对它们进行了红外、紫外和单晶结构的表征。
2、研究了咪唑类配体在W/S/Cu原子簇聚合物合成中的应用。利用液相扩散法,通过半刚性桥联配体2,6-BIP把两个飞轮型构造单元[WS4Cu3]+相连接构成一个具有球形孔腔的二聚体簇W/S/Cu原子簇聚合物5,并对其进行了红外、紫外和晶体结构的表征。
3、研究了咪唑类配体在二价铜配位聚合物合成中的应用。利用不同的铜盐与2,6-BIP配体反应,得到了两个配位聚合物6和7,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和晶体结构的表征。6为二维网格状晶体构型,7为二维螺旋状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