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0年代出生的人统称为”80后”,这个年代的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余年成长起来的群体。目前,他们已经相继步入婚育状态,越来越多的“80后”群体开始为人母、为人父,社会对他们研究的重点也从“80后”成长、“80后”教育、“80后”职业以及“80后”婚姻,逐渐过渡到“80后”父母的角色。“80后”作为父母的角色上,与其上一代相比是否更加称职?“80后”父母对儿童社会化产生了哪些影响?“80后”父母教养子女的方式具备哪些鲜明特色,这些都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本文以河北省衡水市G县“80后”父母所组成的家庭为例进行研究,通过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介绍了河北省衡水市G县“80后”家庭的父母)收入、家庭构成、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等概况,以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化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并揭示了G县“80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社会化具有民主、开放、宽松、和谐的特点,对子女的社会化具有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面性的影响。正面影响:“80后”父母更加重视子女的学习态度,促进子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社会规范理性化;性别观念开放化等;负面影响:子女生活技能单一,不能熟练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并产生情感依赖;社会交往功能弱化等。最后根据“80后”家庭子女社会化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比如增进“80后”家庭子女与同龄群体的沟通和交流,为“80后”父母开设子女教育学习班,学习科学的教育子女方法等等。“80后”家庭子女的社会化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进步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应当把重视“80后”父母对子女的社会化的影响提上日程,充分发挥“80后”年轻父母在子女教育社会化中的正功能,做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