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现在仍不甚清楚。近年来,发现促炎性转录因炎性因子参与了酒精性脂肪肝的损伤过程,在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库普细胞是一种肝巨噬细胞,在酒精性肝病过程中能够介导肝细胞炎症反应,导致肝脏损伤。核转录因子κB是一种在机体炎症反应中必要的转录因子。近年来核转录因子κB在肝脏疾病中的功能和调控受到关注。水飞蓟素是一种有效、稳定、安全的保肝药物,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肝脏库普细胞核转录因子-κB活性与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研究较少,水飞蓟素是否通过抑制酒精性脂肪肝肝脏库普细胞核转录因子-κB活性而发挥保护作用未见报道。目的本课题在前期实验基础上探讨肝脏库普细胞核转录因子-κB活性与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及水飞蓟素是否通过抑制酒精性脂肪肝肝脏库普细胞核转录因子-κB活性而发挥保护作用。方法45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9只)、模型组(12只)、水飞蓟素低剂量组(12只)、水飞蓟素高剂量组(12只)。模型组、水飞蓟素组大鼠给予40%(v/v)、8g/(kg·d)乙醇灌胃,每天灌胃2次,上午九点第1次灌胃,第2次间隔8-9h,灌胃至第4周末,自第5周开始,将乙醇浓度增至50%(v/v),8g/(kg·d),同前分2次灌胃,直至第8周末。水飞蓟素低、高剂量组大鼠在每天早上酒精灌胃后2h分别给予水飞蓟素100、200mg/kg灌胃至8周末。实验结束后,所有动物予以麻醉,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采用联合酶离体灌注消化,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肝脏库普细胞,ELISA法检测其培养上清液白介素-6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含量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库普细胞核转录因子κB的P65mRNA表达。ab133128-NF-kB p50/p65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肝脏库普细胞NF-κ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8周末,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细胞可见明显脂肪变性,肝细胞肿胀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水飞蓟素各组肝组织病理变化程度均明显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脏库普细胞核转录因子κB的P65mRNA表达、肝脏库普细胞培养上清液IL-6, ICAM-1水平及肝脏库普细胞NF-κB的DNA结合活性均明显增强或升高。同时,低、高剂量水飞蓟素组肝脏库普细胞培养上清液IL-6、ICAM-1水平、肝脏库普细胞核转录因子κB P65mRNA表达、肝脏库普细胞NF-κB的DNA结合活性均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库普细胞NF-κB结合活性与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水飞蓟素抑制肝脏库普细胞NF-κB的活性及其基因产物的表达,考虑水飞蓟素抑制酒精性脂肪肝进展可能与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