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2009年H1N1甲型流感疫苗对宿主抗异源流感病毒抗体免疫水平的影响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igital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春夏之际,全球范围内暴发流行了一株由经典猪流感病毒和欧亚系禽样猪流感病毒重配后而形成的新型甲型流感病毒,即2009年H1N1甲型流感病毒。为了控制2009年H1N1甲型流感病毒的传播,以及减轻临床症状和降低病死率,各国家和地区分别大规模地在高危易感人群中接种了疫苗。但是同一时期内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均存在人际间流行着的H1N1和H3N2等普通季节性流感病毒,还有能够感染人且可能会在人际间扩散传播的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这些病毒株同样地威胁着公众的健康。当人群普遍暴露过2009年H1N1甲型流感病毒以后,会对宿主体内针对于那些抗原性相异的甲型流感病毒的体液免疫反应造成怎样的影响便成了人们所关心的一个问题。我们使用流感假病毒方法分析了23名2009年H1N1甲型流感病毒疫苗受试者体内针对其它甲型流感病毒株中和抗体反应的变化。我们发现单针的无佐剂、灭活裂解型2009年H1N1甲型流感病毒疫苗不仅可以诱导针对自身抗原的同源中和反应,而且可以增强能够交叉识别H1N1、H3N2等季节性流感病毒以及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的中和反应。我们还发现在疫苗受试者的基线血清中已经存在了可以抑制2009年H1N1甲型流感病毒的中和抗体活性。2009年H1N1甲型流感病毒疫苗在诱导阻碍自身血凝素致红血球凝集的抗体的同时,也增强了可以交叉中和其它病毒株的抗体水平。当我们从具有较高交叉反应活性的血清标本中去除掉免疫球蛋白G以后,其中所含有的交叉中和活性几乎完全消失。相反,2009年H1N1甲型流感病毒疫苗并不能在没有感染过流感病毒的小鼠体内诱导出这些可以交叉识别其它病毒株的中和抗体。我们的数据提示2009年H1N1甲型流感病毒的血凝素蛋白中存在着可以诱发交叉中和抗体的表位。既往多次暴露流感病毒在宿主体内已经预先形成了微量的具有交叉识别多种亚型甲型流感病毒的记忆型B细胞,通过接种2009年H1N1甲型流感病毒疫苗可以再次活化这些具有交叉识别能力的记忆型B细胞。不论是通过接种了疫苗,还是感染过病毒,暴露过2009年H1N1甲型流感病毒之后会改变宿主免疫系统对其它流感病毒株的免疫记忆的强度和格局。这些发现有助于了解感染流感病毒或是接种流感病毒疫苗后,宿主针对流感病毒的免疫记忆的进化过程。
其他文献
工业发展给社会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带来各种社会问题,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同时要兼顾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公益营销因此得到了众多企业的青睐。公益营销可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优
我国影片《上甘岭》在印度尼西亚受到热烈的欢迎。当它在苏门答腊第一大城市棉兰上映时,曾连映一百八十场,观众达十五万人。接着,在雅加达上映时,又在各大戏院连续映了整整
目的:借助酵母菌的表达和免疫特性,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表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表面抗原与截短的热休克蛋白70的重组酵母菌,然后以整体活菌形式免疫BALB/C小鼠,作为一种针对HBV
本实验研究反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由此引起的细胞凋亡.将pcDNA3.1/anti-VEGF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采用
从蝉拟青霉T-1上分离获得的6个单孢子菌株,经过诱发、分离、鉴定,保存了7个nit突变株,并通过营养亲和试验筛选出蝉拟青霉异核体菌株55-57、56-57、58-57,以及稳定性好的亲本
从1996年,由加拿大艾博塔省引进一个高含α-亚麻酸的油用亚麻籽品种并于1996~1999年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先后对引进品种的农艺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然后探索在山东乃至东北地区栽培
【研究目的】新生隐球菌是临床机会性致病真菌,能够突破宿主血脑屏障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高致死率的隐球菌脑膜脑炎;隐球菌经呼吸道感染,首先定植于肺部,因此宿主肺部免疫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各个领域的面貌日新月异,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处于现时代背景下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