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程领导的视野下,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一系列重大而紧迫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主要包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摇摆与模糊,战略规划的缺失和虚化,整体能力建设的不足和结构性扭曲等等。因此,我们需要应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挑战,激活职业教育课程领导的需求与可能,加强职业教育课程领导研究。职业教育课程领导是指职业教育课程的相关利益主体通过自身的职责和权力对于职业教育课程形成的有影响的决策行为。其主要功能是激励职校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开发和实施职业教育课程,提高职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职业教育课程领导的基本理念是学生本位、就业取向和共同领导。基于生存论哲学,职业教育课程领导强调改变职校学生的“差生”假定;从认识论知识观扩展为生存论知识观,增强职教课程的活动性与选择性,使课程适应行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多样化需求;确认职校师生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从书本知识世界扩展到职业生活世界,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构建知识和人生的过程。职业教育应凸显专业、民主与服务的课程领导方式。职业教育课程领导主体不应只是单一的部门和个体,而是多样化的、多层次的“类主体”或“群主体”。从行为属性来看,职业教育课程领导在课程决策行为上主要包括制定课程愿景和课程战略,在教师任用行为上则主要包括建设课程团队和课程文化。职业教育课程领导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课程行政行为,其过程和结果都会受到各种行政力量和行政决策的影响,但同时其质量和水平更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会受到其专业属性的制约,因此要不断强化职业教育课程领导的专业属性。职业教育课程领导的主要内容包括,带领课程团队研究职业教育课程问题,澄清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建立职业教育课程“双客户价值”表达机制,提高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价值主体地位;规划职业教育课程发展,明确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优化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丰富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协商职业教育课程实施,提高职校教师的课程协商能力,促进各类利益群体的交流与沟通,实现课堂学习与就业市场的连接。为了应对人力资源市场的机遇和挑战,职业教育课程领导必需实现校本转向,职校必须成为面向就业市场的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