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风能、光伏发电上网都受到电网侧的限制,在新能源富集的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弃风、弃光现象,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降低了可再生能源的投资热情,从而限制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而储能装置解决目前问题的关键所在,储能装置通过在出力高峰时储能,低峰时释能,从而实现削峰填谷的功能,使得可再生能源出力曲线得以平滑,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输出电能品质,从而提高了大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比例。储能装置也是微电网内的关键设备,对于发挥微电网的优势具有决定性作用。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相比与其他储能装置具有零污染物排放,发电成本低,适合长期储能,连续放电时间长,并且容量范围大,适合与各个级别的分布式发电系统配套建设。在光伏和风能大规模发展以及环保的背景下,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是解决目前严重的弃光、弃风问题的最佳选择,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储能装置在微电网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并对各种储能装置的性能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对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分解分析。对系统的储能级和释能级参数进行了设计计算,得到了系统工作的优化参数。基于模块化建模的思想,建立了系统内各个模块的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C++算法。在STAR-90仿真支撑平台下,进行了算法入库,并将各个模块按照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连接组成一个整体,通过仿真调试,使得系统工作在最佳参数下,得到了10MW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工作过程的全范围仿真数据和曲线,并对仿真过程中各个设备的数据曲线进行了分析。仿真支撑系统中调用了REFPROP物性计算软件,提高了仿真过程中热力参数准确度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