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复鞣填充剂MC-PUR合成与应用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dfdfdfgdfd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蓖麻油可代替聚醚或聚酯多元醇同异氰酸酯反应制备聚氨酯产品。采用天然蓖麻油作为多元醇成分制备的水性聚氨酯,因其羟基官能度较高,容易形成交联,生成的聚氨酯分子过大,不适于用作皮革复鞣剂。 本论文用马来酸酐对蓖麻油进行改性,在其分子结构中引入羧基并降低其羟基官能度后,制备出改性蓖麻油(MCO),将其作为多元醇成分同聚乙二醇1000(PEG1000)一起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进行逐步聚合制备出水性聚氨酯复鞣填充剂MC-PUR,并将其用于皮革复鞣和填充。 探讨了反应温度、催化剂对马来酸酐改性蓖麻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对促进马来酸酐的双酯化反应有着决定性影响,在没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双酯化反应很难发生,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双酯化程度会增加。反应温度对马来酸酐改性蓖麻油的单酯化反应影响较大,在70℃-110℃之间,反应温度每升高20℃,反应速率会增加一倍。FT-IR和1HNMR分析表明,蓖麻油上的仲羟基与马来酸酐发生了酯化反应,并在蓖麻油分子链上引入了不饱和双键和自由羧基,产物分子结构中存在蓖麻油马来酸单酯结构单元。 以聚氨酯复鞣填充剂MC—PUR的乳液稳定性作为考查对象,分别以加料顺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中和剂种类等作为考查因素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结果表明,在MC-PUR的合成中,以上因素都对MC-PUR乳液的稳定性有影响。研究结果为:采用先向改性蓖麻油中滴加IPDI然后再滴加PEG1000的加料方式,当预聚温度为70℃,扩链温度为80℃时,反应总耗时少,乳液稳定性好,粘度适中,选择三乙胺作为中和剂。对改性蓖麻油酯化深度对复鞣剂的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当改性蓖麻油的羟基官能度为2.0-2.2时,用其制备的聚氨酯复鞣剂应用效果最好。 采用应用性对比试验对MC-PUR的合成配方进行了优化,得到作为复鞣剂使用的最佳聚氨酯产品MC-PUR3,其合成配方为:w(MCO)∶w(PEG1000)=1∶1,羧基含量为5%,NCO/OH=0.7。应用试验表明MC-PUR3的最佳用量为5%左右,用其复鞣革的SEM照片显示,革纤维分散良好。另外采用TG/DTG和TEM对MC-PUR3的热稳定性和乳液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C-PUR3的软硬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容性,其乳液是一种微乳液。 与LevotanC,PUR-MA和BaytiganAR的应用性能相比较,MC-PUR3具有不败色,复鞣革粒面紧实,增厚能力和选择填充作用强,耐黄变性能好,耐光性能优异等特点。经MC—PUR3复鞣的猪皮服装革,其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到了中国服装用革行业标准(A)的要求。 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本研究利用改性蓖麻油合成了羟基终端的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
其他文献
本论文磨合当前所关注的有关深海微生物、生物能源、废物综合利用3个热点问题,采用荧光观测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筛选深海油脂酵母,利用糖蜜发酵生产微生物油脂并初步探
  化肥施用的环境影响不容忽视,而我国在化肥施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地区分配不平衡问题,地区间化肥施用量与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基于使用效率来分析化肥施用的生态环境
  随着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干旱化、荒漠化现象日趋严重,旱灾对人类与自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21世纪以来,云南省干旱发生频率增加.本文运用MODIS遥感数据,结合遥感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将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定义为生态产品,即人类从自然生态系统获取的利益。在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
酚类物质是植物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防御中具有很大的作用。本论文以三叶草为供试植株,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后三叶草根系中酚类物质含量的
  生态红线是近年来提的比较多的一个概念,2014年2月国家颁布了《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云南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也在
钌炭催化剂在氮气、CO及苯环等小分子及一些精细化学品加氢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论文主要研究了中孔炭的孔结构及石墨化结构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通过原位炭化法制备了新型镶嵌式中孔钌炭催化剂,并和负载型钌炭催化剂进行了对比,优化了镶嵌式钌炭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研究了模板剂(SBA-15和纳米SiO2)、SiO2的尺寸及添加量对中孔炭孔结构及负载钌基氨合成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采用SiO
  Remotely sensed nighttime lights(NTL)datasets derived from the 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s Operational Linescan System(DMSP/OLS)have been iden
会议
  农业景观多功能性是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当前农业景观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选择北京13个涉农区县为研究区,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选取10项影响因
  以农户需求为导向的农业技术供给模式的研究,对提高农业技术采用效率和促进农区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以2013年周至县猕猴桃种植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抽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