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CH4/N2分离应用的高性能混合基质膜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llisjo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发展清洁能源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优质能源,可有效减少CO2和S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非常规天然气中CH4/N2等复杂体系分离制约其进一步的发展。与传统分离技术相比,膜分离技术具有选择性高、模块化设计易扩张、操作简单、能耗低和成本低等优点,在CH4/N2气体分离领域表现出独特的优越性。混合基质膜(Mixed Matrix Membranes,MMMs)集中了聚合物可加工性、易成膜及填料高渗透选择性等优势,在气体分离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多孔填料存在的酸碱稳定性差、填料与聚合物基质相容性不佳、膜面积难以放大、渗透性能与选择性能难以同时提高等问题大大限制了MMMs在CH4/N2气体分离领域的应用。本文采用金属-有机骨架(MOF)表面官能团调控和金属活性位点创建等方法,大幅度提高了MOF材料的酸碱稳定性,以及MOF基MMMs的CH4/N2气体分离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非常规天然气(CH4/N2体系)酸性环境影响膜性能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高真空电阻煅烧(HVRC)的方法,构建了系列具有表面碳化与硬化结构的ZIF-8@VR晶体材料,为拓展膜材料的应用范围提供了借鉴。得益于碳材料优异的化学稳定性,ZIF-8@VR在p H=2.8的酸性环境仍保持完整的晶体结构。因表面具有含丰富Zn金属作用位点的碳化结构,使得ZIF-8@VR对CH4吸附量提高了63%,CH4/N2吸附选择性能提高了1.4倍。进一步,以ZIF-8@VR作为填料,以弱酸性的聚丙烯酸(PAA)作为聚合物基质,制备致密的PAA/ZIF-8@VR MMMs。研究结果表明,ZIF-8@VR填料的引入可以促进气体分子与纳米颗粒微孔相互作用,增加对大尺寸气体分子(CH4)的表面活化能,进而提高MMMs的CH4/N2体系气体分离性能。当填料负载量为66.8 wt%时,PAA/ZIF-8@VR MMM表现出较高的CH4渗透速率(1763 GPU)及可接受的CH4/N2选择性能(3.12)。(2)为进一步拓展适用于CH4/N2体系分离的MOFs填料,采用HVRC方法合成了具有良好碱性稳定性及成膜性的非晶Ui O-66材料(ACU),并研究了不同处理温度对ACU结构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HVRC处理形成的丰富Zr4+活性位点提升了ACU对CH4的气体吸附能力,电流为120A时,ACU-120A具有最佳的CH4/N2吸附选择性能。进一步,以ACU-120A为填料,聚乙烯醇(PVA)为聚合物基质,获得了系列具有优异CH4/N2分离性能的非晶MOF基MMMs。特别地,当ACU-120A负载量为80 wt%时,PVA/ACU-120/MPSf MMM的CH4渗透速率为5584 GPU,CH4/N2选择性为3.43。(3)为进一步提高CH4/N2的分离性能,在前面步工作基础上,考察了不同真空煅烧温度对MOF材料结构特性及气体吸附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通过调节温度可获得均匀碳化、且具有丰富金属活性位点和官能团的MOF晶体材料(CSZ),其中,CSZ-95A具有最高的CH4/N2吸附选择性能及良好的碱稳定性。进一步,以CSZ-95A为填料,以碱性聚乙烯胺(PVAm)为聚合物基质,改性MPSf膜为支撑体,制备了面积为1120 cm~2(约等于2张A4纸大小)的PVAm/CSZ-95A/MPSf MMMs。得益于Zn金属位点与-NH2官能团协同强化作用,当CSZ-95A负载量为85 wt%时,MMM的CH4/N2选择性能可达3.89,CH4渗透速率为6701 GPU。此外,利用该MMMs制备了卷式膜组件,有效面积可达2000cm~2,卷式膜组件的CH4/N2分离性能并未降低,证实了基于CSZ-95A的MMMs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该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CH4/N2分离MMMs,有利于促进MMMs的规模化生产及应用。(4)为克服MOF负载量升高对气体分离膜选择性能不利影响,在前一步工作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真空煅烧时间对CSZ-Hx材料结构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煅烧时间对CSZ-Hx介孔特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当处理时间为3 h时,CSZ-H3不仅保留了对CH4/N2较高的吸附选择性能,同时还具有高介孔比表面积与孔隙容积,促进了与聚合物的界面接触,提高了与聚合物的相容性。进一步,以CSZ-H3为填料,以PVA为基质,制备了高负载量、高分离性能的PVA/CSZ-H3/MPSf MMMs。其中,当CSZ-H3负载量为95 wt%时,MMM具有最高的CH4/N2选择性能(4.44)及超高的CH4渗透速率(7283 GPU)。本工作为构建高负载量、高性能的MMMs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天线罩位于航天飞行器的头部,是集防热、透波和承力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关键部件。随着航天飞行器不断向高超音速、超长航时等方向发展,严酷的服役环境对天线罩材料的耐高温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即要具有优异的耐高温烧蚀性能和较低的热导率,以保护罩体内部器件安全。石英纤维针刺预制体因具有优异的层间性能、轻质高强度、耐高温及透波性能,成为新一代天线罩研制的理想材料,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实现复杂结构针刺预制
学位
单向导湿纺织品是一种具有定向传输功能的舒适性织物。尽管现有研究在提升累积单向传递指数方面已取得了较好成绩,但织物依然存在透气透湿性差、耐磨性不佳等不足;此外,研究仅集中在润湿特性对液体定向传输的分析及优化,而对多孔材料孔道结构与单向导湿性能之间的关系鲜有报道。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透气透湿、耐磨灵活及单向导湿兼容的材料制备要求。通过静电纺丝、针刺热压及功能化改性多重技术相结合对多孔复合膜结构及润
学位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优化能源利用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储能技术在优化能源利用的作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锂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已经广泛使用,但目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能量密度已经接近理论极限,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而且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重金属化合物组成,价格昂贵且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亟需寻找合适的替代材料。单质硫资源丰富、无毒无污染,以单质硫作为正极的锂硫
学位
采用CO2激光器通过同步送粉方式在低碳钢基体上熔覆铁基合金粉末,在不同激光功率下制备了成形良好的熔覆层。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显微硬度计等,对激光熔覆层的微观组织和性能进行观察、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熔覆层中通过原位反应形成了大量细小且弥散分布的MoC、Cr2Ni3、Fe2B、TiC等增强相,熔覆层的平均硬度可达1000HV以上。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MoC增强
期刊
针对液压油缸内壁表面强化问题,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和电弧熔覆技术分别制备了液压油缸内壁激光熔覆层和内壁熔铜层。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层主要由奥氏体相组成;而内壁熔铜层主要由α-Cu基体、球状γ相以及枝晶态κ相组成,且出现了元素偏析现象;其次,激光熔覆层的硬度显著高于内壁熔覆层;耐蚀性分析表明,相比内壁熔铜层,激光熔覆层具有更为优异的耐蚀性,尤其盐雾腐蚀下性能差异明显,在于内壁熔铜层出现了疏松的Cu2O和C
期刊
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型表面改性技术,既满足了材料表面特定性能的要求,又节约了大量的贵重元素。裂纹问题是制约激光熔覆技术广泛工业化应用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阻碍之一。介绍了激光熔覆层裂纹产生的原因,综述了裂纹的控制措施,包括熔覆层材料成分设计、设置过渡层、工艺参数优化、基体预热、外场(力)辅助等,最后对当前激光熔覆层裂纹控制措施中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具有光致变色和热储能调温的多功能相变材料已受到广泛关注,在可穿戴户外温度调节服装、柔性可穿戴紫外线防护服、建筑材料、智能防伪、可逆光学数据存储系统、多用途光响应传感系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首先选用固-固相变材料,即梳状聚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光致变色化合物螺吡喃(SP)的聚合物基体材料,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将SP溶于不同烷基侧链长度丙烯酸烷基酯中,分别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醇和过氧化二苯甲酰分
学位
氢能具有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清洁能源。电解水制氢具有制氢纯度高、产物无污染、原料广泛易得、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在低碳制氢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电解水包括析氢(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和析氧(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两个反应过程,每个过程均需要额外的能量,使得其分解电压远高于理论值,造成巨大的能量消耗。开发
学位
目的 探讨MRI在肩关节撞击综合征(SI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SIS患者9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体检单纯原因(关节盂唇、肩袖损伤)致肩部受限疼痛非SIS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MRI检查,比较两组肩峰形态检出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肩峰形态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致性分析,MRI诊断肩峰形态能够获得较高的灵敏度I型、II型、III型分别为(8
期刊
基于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s,MHD)的角速度传感器,不含任何转动部件,无机械饱和,可以响应高速高频振动,适用于测量空间结构的微角振动。MHD角速度传感器结构的设计和优化直接决定着传感器的精度,需要针对关键噪声源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MHD角速度传感器内封闭环形通道的壁面粗糙度直接关系到近壁面处流体流速进而影响通道内的流体状态和通道壁面的接触电阻。本文针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