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后,我国经济受到此次危机的深层影响,部分行业呈现出显著的“供过于求”的长期趋势,产能过剩问题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其中明确指出“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化解,势必会加剧市场恶性竞争,造成行业亏损面扩大、企业职工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直接危及产业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到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大局”,产能过剩俨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迫切需要医治的病症,也是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所在。政府同时强调,去产能不仅要着眼于国内市场还要放眼国际市场,积极对外拓展发展空间进一步化解国内过剩产能。其中工业作为我国不可或缺的经济引擎,对其产能过剩问题及产能利用率和出口强度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产能过剩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和梳理后,本文选择使用产能利用率作为产能过剩的反向代理指标,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我国31个工业子行业2004年-2014年的产能利用率进行测度。经过测算及对测算结果的分析发现,我国工业整体存在不容乐观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时,本文在测算出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基础上,针对出口强度对工业产能利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上的讨论与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产能利用率会随着出口强度的提升而得以提高即出口强度会对工业产能利用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不同新增投资规模的行业和不同国有资产占比的行业其出口强度对产能利用率的促进作用程度会因此有所不同的。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介绍本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同时总结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为文献研究综述,通过国外研究和国内研究两个角度入手,分别从产能产出与产能过剩的含义、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及其测度方法和出口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整理和分析;第三部分首先分析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现状,同时给出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工业产能利用率的理论模型和所选取的指标,并使用MaxDEA Ultra软件测算出31个工业子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第四部分详细阐述了出口强度影响工业产能利用率的理论基础及本文所用的计量模型,经过分析比较确定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出口强度对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异质性结果分析。同时通过替换核心指标方式对研究结论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并得出出口强度对行业产能利用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的稳健结论;第五部分根据理论与实证分析总结本文研究结论并结合研究发现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本文通过从“销售效应”和“竞争效应”两条路径探究并验证工业出口强度对其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有助于从出口角度探究产能过剩的成因;2.大多数学者主要从国内视角对工业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并据此探究化解过剩产能的途径和方案,较少有学者从出口的角度化解过剩产能进行探究。本文着重关注产能利用率与行业出口强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两者进行实证探究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实践验证;3.本文使用的是工程意义上的产能利用率,相比于经济学意义上的产能利用率更适合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和经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