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农村就业认知度对其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以家庭背景为调节变量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rtualboxsc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农村就业是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也倍受学术界的重视。在中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复杂,尤其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意愿普遍不高。国内外学者围绕大学生就业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同时考虑到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决定了家庭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地位,国内大量研究以社会资本理论作为家庭背景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理论支撑;目前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却大多集中在描述性统计上,然而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归根结底取决于大学生自身对农村就业的认知程度,将农村就业认知程度和家庭背景因素引入到大学生农村就业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学生的农村就业认知度对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为解决大学生“下得去”的问题,以及为社会各界引导大学生农村就业提供参考。   本研究构建了农村就业认知度、家庭背景和农村就业意愿的关系模型,提出模型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以200名大学生作为初试调查对象,以865名大学生作为最终调查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探究大学生农村就业认知度与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机制,以及家庭背景因素的调节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1)农村就业认知度分为农村发展认知度、城市就业压力认知度、政策认知度和社会影响认知度四个维度。   (2)农村就业认知度各维度(农村发展认知度、城市就业压力认知度、政策认知度和社会影响认知度)均对农村就业意愿有显著影响。   (3)家庭背景因素作为调节因素,对大学生农村就业认知度和农村就业意愿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调节作用。其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农村就业认知度与农村就业意愿关系之间调节作用尤为显著,且产生积极正向影响。   (4)个人因素中性别、户籍、家庭地理位置、大学类型、专业均在大学生农村就业认知度和农村就业意愿上有显著性差异。
其他文献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小生产、大市场”矛盾越来越突出,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是以龙头企业为纽带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但由于农业本身的弱质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投资意愿较低,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以扶持“三农”发展为己任,扶持了一大批成长性良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了当地农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本文针对欣欣果品公司恒温气调库项目的贷款
摘 要:幼儿教育阶段是塑造与培养人个性的基础阶段。基于幼儿的心理特征与认知特征,本文从家园教育、音乐教育以及游戏教学三个方面,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全面发展  一、幼儿家庭教育的对策  1. 坦诚相待,共建朋友式家园关系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之间需要面对共同的话题,就是孩子。孩子的学习状况、玩耍状况甚至吃喝拉撒都是家长都愿意知道的事。在孩子刚进入幼儿园的期间,家长与教师都是陌生的
电力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早已成为第一基础产业,并且是最重要的能源行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近年来持续高速的增长,目前国内对电力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正是在这种高需求的
科技型企业主要从事高新技术研发、技术密集产品和科技性服务等创新活动,它是进行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对资金的大量需求,要求金融体
智能无功补偿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普通无功补偿装置的应用缺陷,提升了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智能逻辑功能有助于实现电气自动化运行中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