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临床因素,为老年ITP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收治入院的原发ITP患者,其中发病年龄≥60岁定义为老年ITP,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总结其临床特点,对影响疗效及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7例成人ITP患者中,年龄<60岁的非老年组患者129例,平均发病年龄为36.17±12.72岁,男:女为0.61:1,其中新诊断的ITP 89例(69.0%),持续性ITP 11例(8.5%),慢性ITP 29例(22.5%);年龄≥60岁的老年组患者有48例,老年ITP组平均发病年龄为68.17±6.47岁,男:女为1:1,其中新诊断的ITP 30例(62.5%),持续性ITP 6例(12.5%),慢性ITP 12例(25%),全部患者按照《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版)》诊断明确。分别给予重组促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静注丙种球蛋白、静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治疗有效患者40例,治疗有效率为83%;中位随访9.5月(0.5-40月),复发患者12例,复发率为30%,中位复发时间1月(0.5-14月)。临床特征比较显示,老年ITP患者抗核抗体(ANA)阳性率(54.2%)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23.3%)(P<0.05),出血评分≥2分者比例占77.1%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出血评分≥2分者占49.6%)(P<0.05),此外,老年ITP患者更易合并高血压(68.2%)、糖尿病(54.5%)等基础疾病,与非老年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NK细胞比例减低为影响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1.老年ITP患者出血评分更高,且更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应早期积极预防脑出血、重要脏器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2.老年ITP更易合并ANA抗体阳性,应密切随访继发血栓疾病可能;3.NK细胞比例减低为老年ITP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其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