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优化缬沙坦速释缓释双层片的最佳处方、制备工艺,建立双层片质量标准,探讨其释药机制。 方法:建立原料药物缬沙坦体外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及正交试验法,以缓释层的释放度、速释层的溶出度作为考察指标,优化缬沙坦速释缓释双层片的最佳处方、制备工艺参数;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通则9013“缓释、控释和迟释制剂指导原则”,建立缬沙坦速释缓释双层片的质量标准;采用数学模型进行拟合,探讨其缓释层释药机制。 结果:缬沙坦体外分析方法稳定可行。缬沙坦缓释层的最佳处方为:缓释材料为HPMC K4M,用量为30%,填充剂为淀粉,制粒目数为16目,黏合剂为5%PEG6000水溶液,干燥时间为20分钟,压片压力为2-4kgf,片剂规格为0.3g/片;缬沙坦速释片的最佳处方为:崩解剂为CMS-Na,用量为7%,干黏合剂为MCC,用量为20%,填充剂为预胶化淀粉,制粒目数16目(筛分法),压片压力为4-7kgf,片剂规格为0.15g/片;验证试验表明工艺稳定可行;进一步研究了缬沙坦速释缓释双层片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对双层片的释放介质进行了考察,建立了缬沙坦速释缓释双层片的质量标准。确定缬沙坦双释双层片缓释层释药行为与Ritger-Peppas拟合最好,释药机理符合non-Fickina扩散。 结论:缬沙坦速释缓释双层片制备工艺简单稳定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