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土壤湿度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s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中国1981~1998年土壤湿度观测资料就中国区域土壤湿度的空间分布、季节循环、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了ERA-40、CPC、NCEP-NCAR和NCEP-DOE四套土壤湿度再分析资料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利用ERA-40土壤湿度资料分析了华南土壤湿度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并讨论了华南土壤湿度异常影响中国夏季降水可能机制。主要结论如下:   (1)中国东部土壤湿度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呈现东北、江淮和西南湿、华北干的分布特征。各区域土壤湿度有明显的季节循环、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四套土壤湿度再分析资料基本描述出了土壤湿度的空间分布,即东北、华南湿,华北、西北干,土壤湿度呈现由西北向西南和东北递增的特征;四套资料都反映了土壤湿度基本的季节循环特征,即土壤湿度在春末夏初偏干,而在7月份受到降水的影响土壤湿度偏湿;四套资料中,ERA-40资料的年际变化与观测的相关性是最好的。   (2)基于ERA-40(ECMWF)1958~2001年土壤湿度资料和中国541站降水资料,通过观测分析研究了华南春季土壤湿度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及其可能的物理过程。结果表明,春季华南土壤湿度与夏季华南(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降水呈正(负)相关;春季华南土壤湿度负(正)异常,夏季华南降水通常偏少(多),而长江以北地区降水则偏多(少)。   (3)通过对春季华南土壤湿度异常年份环流异常特征的诊断分析发现:土壤湿度负异常年,西太平洋副高位置明显偏西,华南地区对应异常的下沉运动和水汽辐散,导致该地区降水偏少;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应异常的上升运动和水汽通量辐合,降水偏多;正异常年的情况大致相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春季华南土壤湿度和同期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土壤湿度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春季华南土壤湿度负(正)异常年和同期华北到长江中下游区域土壤湿度对应正(负)异常,将导致南部区域的地表异常升温(降温),北部地表温度异常偏低(偏高),并通过改变地表对大气的加热,引起夏季大气环流的异常,最终造成夏季降水异常。
其他文献
作为热带大洋的重要组成部分,热带印度洋在全球气候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动力和热力过程的影响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在海洋的热力学参数中,海水的盐度对
本文利用NCEP/NCAR日平均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象局160站降水资料,选取典型个例并通过合成分析,利用动力热力学诊断的方法,详细分析了梅雨期热带对流层上空东风带扰动影响西太副高
本文利用1951-2005年NCEP/NCAR再分析的一日四次高度场、风场资料,统计出每年西南低涡移出源地后发展的次数以及55年来西南低涡生成和发展的年际变化。统计结果表明55年问,西南
乡、村两级组织是农村的基础,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基层组织中的骨干力量。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最近,我们组织力量对湖南省永州市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