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以在小兴安岭美溪林业局所采得的桦树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变臭为研究背景,通过利用食药用多孔菌在发酵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抑制导致桦树汁变臭菌株生长的代谢产物,筛选出防止桦树汁变臭的保鲜菌。在本次研究中的主要结果如下。1、从美溪林业局采集到的桦树汁中分离得到5个菌株,通过接种试验证明使桦树汁变臭为L-4菌株。菌株L-4菌落初期为白色后随时间生长变为浅咖色、菌落体积较大、初期菌落表面光滑、长时间培养后菌落表面褶皱、菌落周围呈不规则状态且菌落粘稠,通过16S rDNA段序列鉴定确定菌株L-4为枯草芽孢杆菌(以下称为L-4)。2、对L-4进行简单的培养基筛选,发现L-4在PDA上可以快速生长,更适合在研究中培养L-4。通过测量菌液的分光光度值绘制菌株L-4在5℃、10℃、15℃、20℃、25℃、30℃、35℃温度下的生长曲线,发现30℃、35℃的条件下更适合菌株L-4的生长,但在15 h小时之后30℃条件下L-4的菌液浓度大于35℃条件下L-4的浓度。因此试验中选用PDA培养基,适合培养L-4的温度为30℃。3、选取5种多孔菌作为筛选抑制L-4生长的保鲜真菌。通过打洞法筛选出可抑制L-4生长的B1菌株。菌株B1在25℃、120 r/min条件下发酵第27 d后开始有对菌株L-4生长的抑制效果,在36 d之后抑制效果稳定。菌株B1发酵液热稳定性、光稳定性较好,不易受到影响。而酸碱稳定性较差,B1发酵液的pH值为2.5,不断升高pH值后抑菌作用逐渐减弱,当发酵液的pH值为5以后彻底失去抑菌作用。4、利用沉淀法、溶媒萃取法、吸附法对B1菌株发酵液中的抑菌物质进行初分离。乙醇沉淀法、丙酮沉淀法可以粗分离抑菌物质,溶媒萃取法中当乙酸乙酯作为萃取剂粗分离抑菌物质。吸附法中筛选出了两种较好的大孔树脂进行吸附即大孔树脂NKA-9、AB-8。本研究中主要利用大孔树脂NKA-9进行试验。关于洗脱液的选择,先按照蒸馏水、20%乙醇、40%乙醇、60%乙醇、80%乙醇、90%乙醇的顺序进行洗脱,发现蒸馏水以及20%乙醇具有较好的洗脱效果,其中蒸馏水的洗脱效果优于20%乙醇。之后进行反向实验,按照90%乙醇、蒸馏水的顺序重新进行吸附、洗脱实验,发现90%乙醇可以将抑菌物质完全洗脱下来,综合比较下90%的乙醇作为最佳洗脱液。5、将筛选出的保鲜菌B1发酵液应用到实际过程中,当B1发酵液:桦树汁比例1:100的情况下可以在两天内保持桦树汁不变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