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加快发展林下经济,陕西省林业厅开展并编制了《陕西省林下经济的发展规划》,在规划中首次系统的提出了通过“三区三带多点”这种新型的空间结构格局以及“两计划”的服务体系建设模式。预计到2020年,将在全省范围内基本形成特点以及优势突出、产业结构以及产业布局规划合理、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效益显著提升的林下经济,并且使林下经济产业的年产值最终能够达到540亿元。但林下经济发展不是单纯林业的事,涉及了多部门和多学科,各地发展也是参差不齐,因此深入挖掘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受到的这些制约因素,找出农民的真正需求至关重要,对更好的发展我省的林下经济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上对林下经济的概念与内涵、特征与意义等进行了解析,运用实地调查数据对陕西省不同地区的林下经济发展现状、综合效益、制约因素、政策需求等问题进行了阐释。研究以随机抽样理论为基础,采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的结构访问法和实地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以安塞县招安镇、耀县石柱镇、商洛古城镇为样本进行调查访问,发现目前陕西省林下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没有能形成规模化发展,科学技术含量低,市场化程度不高,缺乏市场推广、品牌建立和维护,品牌质量意识淡薄,抗风险的能力弱等等,总结起来限制陕西林下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主要体现在理念因素、市场因素、技术因素、资金因素四个方面。针对上述存在的限制因素,建议要从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树立典范,积极引导,强化服务,完善政策等几个方面入手,维持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民收入和财政双增收,让其成为林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创造新时期的林业改革方式与发展方向的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