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3D打印供牙模型在第三磨牙移植中的临床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x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介绍和评价新型3D打印供牙模型在第三磨牙移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外科门诊行自体牙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D打印组(实验组)与传统移植组(对照组)。3D打印组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新型3D打印供牙模型的自体牙移植,传统移植组采用传统移植方法,收集两组间人口学资料、供牙离体时间、牙槽窝预备时间、供牙试植次数、初期稳定性、供牙牙根表面与受区牙槽窝之间的距离、术后肿胀程度、疼痛VAS评分、开口度以及术后12个月随访结果,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D打印组:男性11人,女性25人,平均年龄(29.58±7.00)岁,传统移植组:男性12人,女性24人,平均年龄(29.03±5.97)岁,两组年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D打印组供牙离体时间、供牙试植次数显著小于传统移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D打印组牙槽窝预备时间、初期稳定性小于传统移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供牙牙根表面与受区牙槽窝之间的距离,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术后1h及24h疼痛VAS评分低于传统移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开口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术后肿胀度小于传统移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术后12个月随访观察结果,3D打印组成功率高于传统移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存留率与传统移植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型3D打印供牙模型用于第三磨牙移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3D打印供牙模型在供牙离体时间、供牙适合次数比传统移植方法具有明显优势,可明显减少供牙离体时间和供牙试植次数。3D打印组相对于传统移植组,具有创伤小、术后反应轻,成功率高等优势,因此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其他文献
萼果香薷中的五种新化合物沈序维,郑尚珍,尹昨栋,宋占午,王莱(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关键词萼果香薷,唇形科,呋喃黄酮,呋喃香豆素萼果香薷(Elshoftziadensa)是一种用于消炎和止血的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大特性,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现象之中。“模糊限制语”这一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语言学家Lakoff首次提出的。之后,这一概念在国内外逐步发展。以往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多集中于书面语,且主要集中于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研究,对口语体尤其是公共演讲中的模糊限制语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70篇中国“21世纪杯”演讲比赛和25篇美国TED演讲
旅游协同发展是区域旅游合作概念的扩展、延伸和演化升级,强调区域旅游各子系统、各要素从无序变为有序,从分散变为整合,从抵触变为协作的过程,从而产生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
由于激光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好,亮度高,以及相干性强等很多优点,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激光光谱的分辨率以及探测灵敏度。在光谱发展进程中,饱和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调制转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