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杂环化合物的芳香性理论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sou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杂环化合物作为公认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中重要的一类,应用广泛,尤其是在各种结构化学催化过程中起到很重要作用。传统的金属杂环化合物发展较为迅速,例如金属苯,金属吡啶、金属呋喃等。而近五年才发现的新型金属杂芳香体系,即金属杂戊搭炔和金属杂戊搭烯及其衍生物,其相关理论研究却并不完善。因此,本论文运用密度泛函方法对此类新型的金属杂环化合物的芳香性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帮助理解和促进更多金属杂多环化合物的合成。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芳香性的发展和判据标准,其次介绍本论文涉及的关于σ-和M?bius芳香性,以及金属杂芳香环的反应性和芳香性研究现状。最后在此基础上阐述本文的研究动机。第二章,理论研究金属钌杂戊搭烯并环丁二烯和金属锇杂戊搭烯并环丁二烯的芳香性。结果表明,含有4d的钌金属碎片较5d的锇碎片对反芳香骨架获得意外更高的稳定作用。并且,在此两类化合物中,金属杂环丁二烯的1-3间位的金属-碳键之间的相互作用忽略不计。第三章,实验上通过芳香到反芳香逆转的方法合成平面反芳香的锇杂戊搭烯并环丙烯。理论计算分析表明,确认合成的产物为首例具有[4n + 2]π-电子Craig类型的M?bius反芳香化合物。并且发现季燐取代基对这种反常的芳香到反芳香转变起着重要作用。第四章,通过分子轨道和价键理论评估不饱和环丙烯的σ-芳香性。结果表明,环丙烯中σ-芳香性主要归因于较短的碳-碳σ-键。将体系拓展至完全不饱和的亚甲基环丙烯和锇杂戊搭烯并亚甲基环丙烯的三元环中,首次发现σ-芳香性在完全不饱和体系占据主导地位,此结果扩大了σ-芳香性的研究范畴。
其他文献
我国高校“相对宽松”的考试评价制度,曾调节了现代高校知识中心主义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但与高等教育普及化、内涵式发展要求相悖。高校应以“准”为主线,根据知
电化学界面是电荷转移、物质和能量转换和存储、离子输运等过程发生的场所。实际电化学体系几乎所有问题都与电化学界面结构和过程密切相关。由于电化学界面过程涉及表面单层
光散射是一类常见的物理现象,颗粒的散射光一直是反映颗粒特性的重要参数。颗粒对光的散射能力取决于颗粒的粒径、材质以及形状,光散射技术通过分析散射光的强度,能够实现对
目的测定正大青春宝药业(A)、德国拜耳(B)、天津市中央制药(C)、海南同盟制药(D)和金花企业(E)生产的尼莫地平片/胶囊的溶出度.方法按部颁标准,以15%(体积分数)乙醇为溶出介
燃油税作为控制碳排放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引起了广泛争议。褒贬双方通过弹性估计和数值模拟,分别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围绕减排效果、福利损失和社会公平等三个方面开展经
本文对毛细管中液面位置的确定归纳出三种分析推导方法,(1)采用隔离法,根据受力平衡条件推导;(2)采用弯曲液面跨膜医强差及液体静态平衡条件推导;(3)根据物体系平衡时具有最
研究了畅胃胶囊的药效学作用,结果显示:畅胃胶囊3个剂量(20,10,5 g·kg-1)有显著镇痛及抗小鼠耳廓肿胀的作用;畅胃胶囊20 g·kg-1能显著的加快小肠推进运动,对胃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