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甸油田气库聚障区钻井完井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st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喇嘛甸油田是一个受构造控制的层状砂岩气顶油田,气顶分布在萨尔图油层构造的顶部。为保持油气界面相对稳定,防止油气互窜,利用聚障将气层和油层隔开,而形成气库聚障区。这就使钻井施工期间存在以下3方面问题:一是常规注采井钻控方法不能达到气库聚障条带的稳定条件;二是钻井施工中易发生浅气层井喷、注聚障层位压力高易导致低破裂压力层位井漏、地层倾角大易井斜、同组定向井间绕障施工难度大;三是完井时浅层气和气顶气层段易发生气窜,造成管外冒。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内注采井钻控方法、注聚障层位高压、气窜等特征。2007年开始在萨二组上部注入气库聚障,要求在钻井施工期间注入井井口保持5.OMPa以上的压力,保持聚障试验区注聚障条带稳定、不受破坏,不出现气窜;该井区地层倾角大,井网密度大,不规则井网将影响聚合物驱见效时间和提高采收率幅度,目的层水平位移150米以上的定向井采取五段式剖面设计钻井,要求同井组井型相同,所以同井组各井井眼轨迹较近。针对诸多施工难点,本文解决了喇嘛甸油田气库聚障区钻井施工中地层压力高、地层倾角大、高渗层易井漏、三维绕障定向井圆柱靶、固井气窜等难题,在安全施工的情况下保证了气库聚障带的稳定。具有膜效应的封堵防漏钻井液技术与高渗透层钻井防漏钻井工程配套技术措施结合解决了窄密度窗口条件下高渗透层防漏问题,可以应用在同类型井施工时的高渗层防漏。钻头型号及水眼组合的优选技术、地面移井位技术能保证大地层倾角钻井施工的井身质量,对以后在大地层倾角条件下钻井的防斜打直具有指导意义。根据圆柱靶区、小半径定向井轨道控制的难点,优化了剖面设计、钻具组合,精细研究了轨道控制技术,解决了施工过程中入靶点的选择、入靶后在长圆柱靶区内穿行,以及防碰绕障等难题。应用DLA低温早强水泥浆体系、DCK防窜水泥浆体系可以比较好的解决浅气层、气顶气防窜。该区块固井优质率达到69.26%,同比提高21.76%(去年喇嘛甸区块固井优质率47.5%)。本文通过对喇嘛甸油田气库聚障区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相应的技术对策,完成了喇嘛甸油田气库聚障区钻井完井技术研究,达到了提高机械钻速和保证井身质量等目的。
其他文献
我国石油资源丰富,粘度重质石油(稠油)占主导地位。因稠油粘度高,密度大给开采带来极大的困难。目前主要开采方法是稠油热采法,即向注汽井注入高温高压蒸汽。由于蒸汽中含有
三元复合驱在大庆油田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推广的阶段。大量的室内岩芯驱替实验和微观可视化驱替实验发现相同界面张力数量级三元复合驱的采收率不同、乳化油滴作用的强弱不同,目
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的存储和运算功能不断的提高,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我们称之为“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实际价值就像一座冰山漂
在钻井作业中,打直井相对比打定向井、大位移井遇到的事故少,所以如何更好更快地完成一口定向井、大位移井是我们的重要目标。本文主要研究大位移井在井下运动的规律,大位移
概述了特种聚酰亚胺薄膜的主要种类和特点,分另介绍了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薄膜、黑色聚酰亚胺薄膜和低热膨胀系数聚酰亚胺薄膜的研究进展,并对电子行业
在中国男装市场,从早期“一品通吃+明星代言”模式的火热,到如今高级定制、快时尚运营、托管代理等模式的涌现,谁能在商业模式上先声夺人,谁就是胜利者。而今,以阿仕顿为代表
以液相泡沫为软模板、水溶性酚醛树脂为碳源、异氰酸酯作为固化剂,复合微波活化技术制备出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特征的泡沫碳,对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微波
金马公司所辖海外河及小洼油田开发年限已逾20年,已进入油田开发中后期,主力区块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达89.1%,主力层系在目前开发阶段沿用老的开发方式已无潜力,油田持续稳产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