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汝纶是晚清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青年时代在曾国藩幕府中随曾氏学习和历练,成为一名文学家。先后担任过深州和冀州知州,做过张树声和李鸿章的幕僚。丰富的阅历,使他眼界开阔、思想开明。由于家庭、乡里和时代的影响,他对文化教育事业一直情有独钟,1889年,辞官出任保定莲池书院山长。 在莲池书院期间,吴汝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完善了书院制度,使书院声名远扬;改革书院课程,倡导学习西学,希望以发展新式教育促进中国社会风气开化,培养人材,奠定国家富强的基石。 庚子之役后,吴汝纶帮助其学生中岛裁之在北京创办了东文学社。1902年,在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举荐下,清政府任命吴汝纶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负责管理大学堂和规划全国教育。吴随即赴日访询学制,写成《东游丛录》,阐明自己在发展教育事业方面的观点,这标志着吴汝纶教育思想体系的全面形成。 吴汝纶认为教育可以使社会走向文明开化,启迪民智,使中国摆脱愚昧贫穷的局面。因此,他主张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创立小学堂,并建立数量众多的大、中、专门学堂,培养各类人材;教育内容应兼顾中西,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废止科举制度等,这也是吴汝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为实现他的教育主张,吴汝纶创办了桐城学堂,试图根据自己的教育思想进行新式教育试验,但由于他的去世,计划未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