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理论的传统特征与当代转向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516年托马斯·莫尔爵士的《乌托邦》发表以来,乌托邦便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思想主题,关于乌托邦的著作层出不穷,客观上形成了所谓的“乌托邦理论”。但是到了20世纪中后期开始,乌托邦理论却出现了一些新的转向。本文的目的就是在梳理乌托邦理论传统特征的同时,描述其在当代出现的新变化,并简要探讨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
其他文献
我国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虽在理论探讨与科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但考察现实状况,我们发现,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内容与方法单一、师资队伍专业化不足等问题,
民间美术由于其自身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0年世博会上出现了众多的民间美术的造型,民间美术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冯骥才先生与众多有
随着知识时代的兴起和社会转型的持续推进,我们的生活正在经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而与人的存在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自然也必须完成相应的变革和转型。如今的教育正在力图从注
目前,我国国内旅游以其拉动内需、改善民生、提高就业的功能引起了政府和学者的重视。不可否认,收入是影响国内旅游消费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经济发展决定国民收入水平和人均收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语言交际环境日益多样化,它打破了单一的语言交际模式,对我国的语言教育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在这种环境之下,人们必须学会适应各种不同交际背景下的环境,制
“中国威胁”的形象在西方由来已久。从19世纪末美国的“排华浪潮”到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层出不穷且形态各异的“中国威胁论”都对中国的国家形象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这些威胁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求绿色改革。中国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生态效益和公平优先为特征,体现了绿色改革的核心思想,带来了积累生态资本、改善社会公平、增加绿色就业等改革
“上海文化”主要包含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等内容。古镇是“上海文化”的重要承载空间与历史文化渊源,上海古镇文化品牌塑造的重点是要“讲好古镇故事”。民俗通过
日益加深的全球化进程和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带来的是全球范围内经济的大发展、经济活动的大融合。对人文地理学而言,传统的空间(如区域和城市)概念在这一新背景下发生了变
作为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全球化作用的结果,产业转移是导致区域综合实力变化的基本因素。鉴于其对区域经济实力、区域功能、区域就业、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产业集群成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