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人教育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革命使英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渐过渡到了新型的工业社会。工人阶级在工业革命和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培育着自身的精神文化素质,并且工人的教育水平也为工业化进程提供着知识与智力的保障。本文试图从工人阶级这一特定阶层的角度出发,对工业化时期英国工人教育的发展情况做一整体的梳理,并对其变迁的背景、过程及原因进行探究,力图从工人教育的演变过程中探求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阐述选题缘由及意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界定课题的研究对象。第一章探究工业革命对工人教育的影响。英国工人教育的发展既是机械化生产的客观要求,也受到国家政治和社会变动的影响,同时也是工人阶级自身为了追求知识争取受教育权的结果。第二章阐述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人教育的各种方式和途径,指出工人阶级除了在各类学校进行读写算的文化教育和技工讲习所、成人学校进行技术培训之外,还在工厂制度下养成了遵守纪律、服从管理的品性,以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求。工业革命后期,国家介入教育后,利用教育拨款、立法以及相关机构的设置等多种手段,又给予工人教育在制度上得到保障。第三章论述工业革命时期工人教育的相关效应,指出工人阶级教育水平和劳动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工人的自我意识提升,使他们的凝聚力增强,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并且这种自我意识延展到工人子女的教育问题上,进而使整个社会意识到国民教育普及的重要性。结语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英国教育发展的“渐进式”特点,以及教育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互动关系。
其他文献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基础学科,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着单调和枯燥的课堂学习氛围,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师思索的问题.情境教学的提出为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
本文介绍了某热电公司采用新兴的火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生化法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过程分析,将原有传统化学法处理的浓缩倍率3.0~4.0提高至15~18倍安全稳定运行,该项指标处于国
本文针对农业功能多元化和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中国农业现状中的主要问题、农业经济的主要产品粮食的供求情况、土地的数量和结构情况、现阶段生物质能产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