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测试作为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它既是对教学和学习成效的检验和评估,又为教学和学习提供反馈和参考,并且还会给教学和学习带来影响。反拨效应是语言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作为一项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标准化考试,为推动和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招生人数也在不断扩大,面临着严峻的就业挑战,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学生已经不满足于“高等学校应用能力考试(PRETCO)",这使得“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高职院校拥有越来越多的应试者,成为该类型院校中又一项大规模的语言测试。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反拨效应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的前提下,主要基于Alderson&Wall (1993)提出的“反拨效应假设”理论以及Hughes(1993)的反拨效应模式,以三所高职院校的260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和22名大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包括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为主,课堂观察(22名教师的共计44课时)和访谈为辅的研究工具,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旨在对此测试在该类院校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诸多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索。研究表明,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和学生认为“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他们的教学和学习是起到积极作用的,但是根据学校类型的不同和学生专业的不同,他们对于积极作用程度的认识是不一样的;该项测试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动力、对五项基本技能的关注、学习时间和学习策略上,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考试给学生带来的焦虑以及对五项技能的学习时间分配不平衡等;该测试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有一定的影响,且影响程度在每个样本学校是不一样的。但是,测试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基本没有影响。除此之外,本研究还探讨了CET-4对高职高专院校相关教学管理部门的影响。在以上研究结论基础之上,为进一步推动高职的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