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工农差距、城乡差距等现实困境,严重阻碍了城乡一体进程,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障碍。本文将尝试通过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成都“试验区”实践基本路径的分析,并在对统筹城乡推进过程中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做法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途径,以供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参考。1.论文主要内容本文在分析国内国外城乡统筹理论实践的基础上,解剖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探讨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路径,提出统筹推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导论。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目的、背景、内容和方法等内容。(2)理论综述。介绍了统筹城乡发展相关理论综述,并进行了简要评述。第一节,统筹城乡理论研究。分别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对城乡关系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回顾。第二节,统筹城乡路径研究。总结出城乡统筹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融合、城乡一体等几种发展路径。第三节,研究述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发展迅速,研究较为深刻,理论上达成了一些基本共识,但体系有待完善、范围有待拓展、内容有待丰富。(3)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态势和现实基础。介绍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演变,分析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基础。第一节,基本态势。从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生产生活和消费观念不一致、居民收支水平不均衡、公共服务资源不均等4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第二节,现实基础。分别从理论、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角度,阐述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已经具备的基础条件。(4)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路径。介绍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重点和路径。本章分为6个小节,分别探讨了我国统筹城乡在布局规划、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发展模式。(5)统筹城乡的“成都路径”——基于成都“试验区”的实证研究。第一节,成都统筹城乡的实践。概括起来是构建“五大体系”。第二节,成都统筹城乡的成效。体现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促进公共事业发展等方面。第三节,成都统筹城乡的问题。如整体性滞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仍较突出、制度建设滞后等问题。(6)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得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统筹的建议。第一节,主要结论。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必然性、长期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第三节,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完善农村土地政策、产业互动政策和城镇发展政策,以及在其他一些政策和制度上加大支农力度。2.论文主要观点城乡统筹发展研究牵涉学科多,涉及面宽。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合等多种研究方式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统筹城乡文献的理论分析,以及对“成都路径”的实证分析,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实践等进行全方位探讨。论文在探索我国统筹城乡发展6个方面基本路径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实际情况,研究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规划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资源配置体系、农村产权体系等“五大体系”的实践经验,总结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从“成都路径”中归纳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普适性方法,提出推动我国城乡协调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3.论文主要创新(1)丰富了理论内涵。分析研究统筹城乡发展内涵、目标、路径,以及国内外的发展实践,对我国城乡非均衡发展的根本原因进行了探析,进一步丰富了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的内涵和外延。(2)分析了现实困境。综析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层面存在的缺陷,并通过分析成都试验区面临的各种实践困难,总结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诸多现实障碍。(3)探索了发展模式。对统筹城乡发展“成都路径”进行实证分析,提炼出“成都路径”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价值,从而提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新思路、新对策。4.论文主要不足(1)“成都路径”有待在推广中完善。“成都路径”的形成,具有其他地区无法复制的政策、经济、区域、自然等方面的优势,各地推广和借鉴时不能忽视其特殊性而照搬照套,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2)论文数据可能存在少量偏差。由于论文撰写时间较为紧张,加之涉及的地区和部门较多,统计口径存在差异,笔者引用的一些数据可能欠准确,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