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是诞生于反思传统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和现代西方革命实践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一部经典力作。一方面,较比西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其它批判巨匠,其更为独到和深刻之处在于,阿多诺不仅展开了对意识形态、技术理性、商品一体化交换、极权政治、大众文化、工具理性等等的具体批判,而且深刻地触及了这些批判对象的本质根源——统治和压抑的同一性。阿多诺始终秉持于对同一性之根的文化批判,因而,其否定的辩证法被誉为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的“理论”,逻辑的“逻辑”。另一方面,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完全应和着现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批判传统哲学的抽象的主、客二分,倡导人主客融一的合理“生存”反思。但与其它现代生存论哲学家相比,阿多诺的独特和彻底之处在于,他指出,传统哲学的抽象主、客二分根源于其抽象的同一性,而人的生存是一个非同一的生成流变过程,相对于人的整个生存来说,将人生存中的任何一个方面作为绝对,并进行同一化,都会是一种僭越,因此,生存论转向的实质应是通过批判同一性向非同一的转向。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始终以人的自由和解放为内在的价值追求,立足于人的非同一生存,批判任何压制、吞没人的绝对同一性,通过人的非同一的自我否定和超越,平等、开放、自由地敞开并生成多元共生的自身生存。因此,否定的辩证法就是对非人同一性的非同一批判和反抗,其实质是批判的人学。 <WP=128>阿多诺批判“合乎理性”的同一性的传统哲学形态,倡导“合乎人”的非同一的哲学形态。基于理性的概念逻辑体系是传统哲学的标准形态,也是近代理性启蒙精神完成的标志。但是,随着这些精美体系的形成和日臻极致,原本启蒙人、解放人的理性本真精神却沦落了。阿多诺认为,这就在于理性走向了绝对,成为至上的同一性,体系的哲学形态就是理性的至上同一化,而理性一旦等同于封闭的概念逻辑体系的哲学形态,理性本意的深层自我反省和批判精神就在封闭的理性至上的体系中被窒息了。可见,理性本身并没有错,而是错在人将理性抬高为绝对的理性同一性。因此,阿多诺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并不指向理性本身,而是指向禁锢理性反思精神的传统哲学形态。阿多诺坚决反对同一性的绝对主义,同时也坚决抵制相对主义,认为相对主义是专制同一性的变种。他提出要从人及其世界存在本身出发,建构“合乎人”的非同一的哲学形态。阿多诺的“合乎人”的哲学作为对“合乎理性”的批判和反拔,确立了主体与客体的平等原则,就是要使主体撤回到自身的对象性关系,撤回到主体与客体互动的丰富性,防止主体把自身和外部对象隔绝起来,防止主体限制这种丰富性。“合乎人”的非同一哲学形态其实是表达了阿多诺对现代哲学使命即现代哲学观的理解。他意在表明,哲学在现代已经不是“知识之知识”,而就是反思,现代哲学应该完全脱离“合乎理性”的知识形态和层面,进入“合乎人”的理性反思形态和层面。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不同于其它生存论辩证法之处又在于,它是批判的生存论辩证法。现代哲学实现从抽象理性向人的生存的视角转换,更为根本的是要实现从人的抽象同一性向人的生存的非同一的视角转换。阿多诺的辩证法就是批判同一性的非同一辩证法,就是对同一性的反思和批判。作为对传统唯心主义哲学主体同一性的反拨,阿多诺强调客体的优先性。作为对传统唯心主义哲学“精神总体”的反拔,阿<WP=129>多诺强调对个体和他者的意识。阿多诺在这里强调,批判概念、思维、主体的同一性,并不是要走向某物、客体的第一性。康德辩证法和黑格尔辩证法是同一性的辩证法。而与马克思的辩证法相比,阿多诺鲜明地指向了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同一性理解,提出了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非同一理解。这也可以看作是阿多诺立足于文化批判背景下,对后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形态辩证法批判,是对马克思辩证法的深化和拓展。阿多诺提出,将同一性的概念中介变为反思的规定性,即“概念的星丛”。这种概念的星丛模式又必须根植于语言。概念的星丛是阿多诺非同一辩证法的形态。它强调的不是自上而下地解释矛盾,而是通过探求思想和事物的不相称性,在事物之中体验这种不相称性,在不平息的非同一中反思并建构人的非同一生存。阿多诺认为,普遍至上性是黑格尔社会历史观乃至其整个唯心主义体系的“阿基米德点”,并指出,这种普遍至上性是被绝对化了的统治自然历史的同一性意识形态。普遍至上性是虚假的、非人的绝对同一性,它同一掉了社会历史的鲜活的过程。普遍至上性是个人自我保护需要的表达,却反而成为对人压制和操纵的魔法。阿多诺对黑格尔普遍至上性的批判是向资产阶级从一个革命阶级向保守阶级转变而敲响的警钟,是针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当代辩证法批判模式。阿多诺认为,康德的整个自由学说是在起誓效忠居于经验之上的崇高领域的偶像--自由意志,是自由意志的绝对同一性的神话。自由意志不是"自由"而是"不自由",是自由的自我欺骗。自由意志是不确定和无效的。他认为,不存在抽象的自由或不自由,包括自由意志在内的不自由是在自由的追寻中割让出的有限性,而自由的意义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