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认知语言学近年来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转喻,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之一,为语篇构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学界多关注转喻在语篇中的衔接功能,对其在语篇中的主题构建功能涉及不多。本研究从转喻出发,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探讨《都柏林人》中的疾病话语是如何构建其瘫痪主题的。将文本中的疾病话语与瘫痪主题相联系缘于瘫痪与疾病之间的成员-范畴转喻关系,因此转喻在《都柏林人》的主题构建中必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学文本的生成和理解都离不开转喻机制。在文本中,主题的展开是一项连续加工的过程,次主题依次转向另一个邻近的次主题,同时,若干个次主题共现构成语篇主题。连续性和部分-整体关系注定了转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为了呈现从疾病话语到瘫痪主题这一认知过程,我们基于转喻,首先选取《都柏林人》15个短篇中的疾病话语;然后从微观层面分析每个短篇中疾病话语之间的转喻关系并形成图表,具体阐述其中四个短篇的分析过程;从宏观层面看,分析15个短篇的内容和形式分布与瘫痪主题的转喻关系。最后总结《都柏林人》中疾病话语转喻关系类型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在语篇主题构建过程中,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都会运用转喻理据思维。在微观层面,转喻思维体现在作为主题构成元素的疾病话语上,每个语篇中的疾病话语之间构成转喻关系并共现构成15种疾病,包括中风,自由幻灭,爱情幻灭,孤独症等。在宏观层面,作者生产语篇时,转喻思维贯穿内容和形式的意义表达过程中。内容上,15个短篇构建的15种疾病都与主题瘫痪形成转喻关系;形式上,十五个短篇的病症可分为四个部分,对应生命的四个阶段,乔伊斯精心安排瘫痪在人生的四个阶段同时共现,达到作者目的瘫痪贯穿整个生命周期,并且瘫痪程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瘫痪程度随阶段变化,呈上升趋势。此外,部分-整体转喻占74%,部分-部分转喻占26%。究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表达倾向。以某一病症代瘫痪,以某一人生阶段代整个人生周期,以都柏林现状代世界面貌。部分代整体的转喻关系在《都柏林人》的主题构建过程中更具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