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腐败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社会遗留已久且难以根治的痼疾,是全世界共同的敌人。从古至今,无数事例证明,腐败扰乱政治稳定,阻碍经济发展,腐蚀社会风气。基于这样的认知,腐败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威胁,反对腐败也就成为世界各国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不容小觑。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狠抓腐败问题不放松,尤其在党的十八大后,腐败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党中央更是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坚定的反腐信念和敢于担当的精神,不断推进我国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但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正视反腐的严峻形势,腐败在一些领域仍呈现高发易发态势,反腐道路依旧漫长曲折。基于此,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首先,本文简述了关于这“三不腐”机制的理论认识,对该机制建构的提出历程、具体内涵、内在逻辑及重要意义做出了相关阐述。紧接着立足于当前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工作进展的现状与成效,对“三不腐”机制建设的实践探索、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本文还选取了世界上清廉指数排名靠前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汲取并吸收其治理腐败的成功经验。最后,通过实践总结和理论分析,从持续保持高压反腐态势、完善健全反腐制度、采取多种监督方式并行和提升党员自身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对反腐措施和“三不腐”机制的构建与运行提出有效建议,以实现风清气正的廉洁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