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羊藤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nghong1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羊藤为萝藦科(Asclepiadaceae)马莲鞍属(Streptocaulon Wight et Arn.)木质藤本植物马莲鞍(Streptocaulon.griffithii Hook.f.)的根,又名南苦参、老鸦嘴、滕苦参等,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云南、贵州等南方地区,是传统的傣药之一,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等功效,主治感冒发热、痢疾、湿热腹泻、心胃气痛、慢性肾炎、跌打损伤、肿痛、毒蛇咬伤、肿瘤等。目前对其的化学成分研究报道较少,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该植物的化学成分,以从中寻找结构新颖的活性成分,促进古羊藤的药用开发,本文对其乙醇提取物的水相和乙酸乙酯相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  通过正相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对古羊藤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质谱(MS)、核磁共振(NMR)及理化性质等鉴定了其中29个化合物结构,其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G1),11-乙氧基-3-乙酰基-12乌苏烯(G2),胡萝卜苷棕榈酸酯(G3),羽扇豆醇棕榈酸酯(G4),α-香树脂醇乙酸酯(G5),α-香树脂醇(G6),3β-acetoxy-30-nor-lupan-20-one(G7),大黄素甲醚(G8),3β-乙酰基-乌苏-12-烯-11-酮(G9),乌苏酸(G10),水杨酸(G11),Conrauidienol(G12),丁香酸(G13),东莨菪素(G14),3α,24-二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G15),白桦脂酸(G16),西瑞香素(G17),2α,3α,23-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G18),积雪草酸(G19),杠柳苷元(G20),苯甲酸甲酯(G21),β-胡萝卜苷(G22),橙皮苷(G23),3β-羟基-孕甾-5,16-二烯-20-酮(G24),Digitoxigenin(G25),AcovenosigeninA(G26),28,29-降甲基-3β,邻-二羟基-9,19-环阿屯烷-26-酸甲基酯(G27),28,29-降甲基-3β,4β-二羟基-9,19环阿屯烷-26-酸(G28),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1→6)-O-β-D-葡萄糖苷](G29)。其中G27和G28为2个新的化合物,G7为1新的天然产物,G3、G7、G11、G12、G18、G17、G8、G21、G23、G24、G29,11个化合物均为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用MTT法测定了2个新化合物G27和G28对HeLa、PC-3、CNE三种肿瘤细胞株作用72 h的抑制率(%)和IC50值,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G27和G28对HeLa、PC-3、CNE肿瘤细胞均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日趋恶化使世界各国重新开始重视开发和利用可再生、无污染的风能资源。随着技术的进步,风力发电的成本将可能进一步降低。因此,在各种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问题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大扰动后,各同步电机保持同步运行并过渡到新的或恢复到原来稳态运行方式的能力。通常指保持第一或第二个振荡周期不失步的功角稳定。随
计算机数字通信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兴起的现场总线技术(Fieldbus),是计算机数字通信技术向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延伸,它的发展促使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