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产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吸收能力的视角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in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发达国家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出现,发展中国家也频频参与对外投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对外投资国,2014年OFDI流量规模居世界第三,其中非农产业的投资存量占比极大。本文从产业层面出发,研究了非农产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并从吸收能力角度探究了影响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大小的因素。  首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相关研究,并回顾了有关于吸收能力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文献资料。发现多数学者得出OFDI能促进技术进步的结论;国内研究集中在国家层面和省际层面,关于产业层面的研究很少;企业吸收能力是影响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其中人力资本、国内研发投入和技术差距是吸收能力的三个关键影响因素。  其次,阐述了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机制,分析了企业是如何通过OFDI方式来促进技术进步以及吸收能力是如何影响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通过对非农产业OFDI和吸收能力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整体投资规模相比发达国家仍偏小,投资主要集中于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非农产业对外投资行业分布广泛但不合理,主要集中于基础服务业,吸收能力严重不足。  再次,使用数据包络法测算了2004~2013年我国非农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产业技术水平,通过建立面板模型,选择固定效应的估计方法研究了非农产业的逆向溢出效应。发现我国非农产业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投资规模更大的第三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比第二产业更能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但相比国内研发资本存量对技术进步的作用,该效应的作用力度较小。利用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对各吸收能力与逆向溢出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非线性模型更适合用来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目前非农产业吸收能力水平较低成为严重抑制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发挥的原因。  最后,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论,对如何提高非农产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从加大对发达国家的投资、鼓励技术寻求型OFDI和提高企业学习吸收能力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为了解草原放牧绵羊胃肠道线虫对目前常用驱虫药物的耐药情况,本研究选取呼伦贝尔草原放牧地区绵羊,采用伊维菌素、丙硫咪唑、氯氰碘柳胺钠分组给药,运用粪便虫卵减少试验进
通过在单片机上实现网络化功能,从而进行远程控制已成为嵌入式系统发展的一个方向。本文就此需求介绍了动态Web Server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在无操作系统单片机环境中开发动态Web
高中化学选修模块出现之后,较之以前的旧教材,深度和广度的度均有提高,导致学生进入选修模块的学习后,立即觉得难度大增,包括化学平衡的一系列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化学平衡因其内容抽象,理论性强,一直是高中化学教师讨论的热点问题,也是学生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其实,化学平衡问题并不像学生想象的那样,只是学习方学法不当,没有抓住学习的本质,想通过死记硬背来解决问题,对基本原理不理解,结果记得越来越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