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新技术成果,尤其是专利化的高新技术成果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然而其实用价值和能量只有通过成果转化来显示。因此,技术成果能否转化,转化的程度,甚至能否实现产业化,直接关系到专利效用和经济发展。 目前,学者从各角度提出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理论,有技术差距理论、技术转移选择理论、技术转移内部化理论、技术从属论与适用技术论,这些理论都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和方式。除了理论支持以外,本课题还详细分析了一些发达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对此问题的规定,比如美国颁布的《拜杜法案》等,同时,各国也建立了一系列制度来保障和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包括投融资引导、配套以及中介服务支持,这些硬件和软件支持形成了技术成果转化的高效率。另外,本课题还以我国尤其是天津技术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及政策、投融资支持以及中介服务作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将中外技术成果转化在这几个层面上进行了对比,论述了我国技术成果转化的现状和不足,并在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的可行性建议,即加强政策平台建设,通过落实现有政策,积极加强与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联系,对科研机构、企业技术成果展开调研,发现其中的需求与困难,从而展开进一步政策研究;要为技术成果转化提供更多的支持,建立产学研联盟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平台完善平台功能,建立发达的信息网络培育技术市场,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打通技术与市场对接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