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练粤语—普通话双语者数字命名任务下的语码转换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hao_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数字命名任务考察熟练粤语-普通话双语者在语言产生过程中的语码转换代价,分析转换代价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机制。方法:以16名熟练粤语-普通话双语者(8男8女,平均年龄23.7±2.9岁)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因素两水平被试内设计,其中目标语言包括粤语、普通话两水平,转换类型包括转换、不转换两水平。实验刺激包括单个阿拉伯数字,从1到9,每个被试共240试次,使用基于线索提示下的命名范式。被试被告知在屏幕出现单个数字之前会有提示语(单个汉字“粤”或“普”),提示患者使用哪种语言命名。被试在数字呈现后快速、准确、清晰地命名并按键,之后数字消失,进入下一个试次。E-prime记录被试的命名反应时间(数字出现到按键瞬间)及主试记录错误率。剔除命名错误的、反应时间大于1500ms的及紧接在错误之后的一个试次的反应时数据。错误率大于20%的被试也将排除。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命名反应时的方差分析结果:目标语言主效应不明显(F=0.611,P>0.05),转换类型主效应不明显(F=2.977,P>0.05)。目标语言与转换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明显(F=0.000,P>0.05)。2、命名错误率的方差分析结果:目标语言主效应不明显(F=0.811,P>0.05),转换类型主效应不明显(F=0.074,P>0.05)。目标语言与转换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明(F=0.298,P>0.05)。3、目标语言在转换条件下的命名反应时配对t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05,P>0.05);目标语言在不转换条件下的命名反应时配对t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5,P=0.036),第一语言命名时间快于第二语言命名时间(22ms)。4、目标语言在转换条件下的命名错误率配对t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7,P>0.05);目标语言在不转换条件下的命名错误率配对t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4,P>0.05)。结论:1、熟练粤语-普通话双语者在数字命名任务下的语码转换代价是对称的。2、熟练双语者在数字命名任务中表现出的对称的语码转换代价支持“特定语言提取模型”假说。
其他文献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竞争是常用的教学手段,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重要方法。有了竞争就会有胜与负。然而,竞争也是把"双刃剑",面对胜负、成败,有些学生的学习动力会就此削弱,
在汉语中,词缀具有着极强的类推构词能力。随着近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词缀教学的重要性也逐渐被学界认识,有关对外汉语词缀教学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是至今仍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但仍然缺乏基础设施。印度尼西亚的财政收入有限,这种情况将使印尼政府难以建设基础设施。印度尼西亚政府为获得资金做了大量工作,例如邀请外国投资者,参与“一带一路”,以及进行税收特赦政策等。税收大赦和定期纳税的差异是定期纳税强调对收入的纳税。税收特赦是对未报告的资产(如银行账户、财产、海外股票等)的纳税。许多利益相关者,特别是中小企业家(SMEs)拒绝这一
疏解非首都功能和治理大城市病的工作对北京的市容环境秩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靠城管执法队伍难以高质高效完成。为解决这个问题,基层城市治理工作实践创造了市容环境秩序管
高压电力线路迁改施工属于铁路建设征拆范畴的特殊项目。本文通过对传统电力线路上跨高速铁路迁改施工技术的时效性、安全性、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采用无人飞机织网上
本文着眼于社会道德层面,通过对唐宋两代皇帝、名儒士大夫、一般平民三个阶层对女子再嫁态度的分析,指出唐宋两代各阶层对女子再嫁普遍具有认同感,不以之为非。从道德观上看,唐代
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深入人心,农村集体经济已经开始发展,但存在管理资金运转不稳、管理工作不到位与认识不深刻等问题。为了更好的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稳定发展,要完善管
可转债起源于18世纪的美国,是一种性质复杂的金融衍生品。由于具有债权和股权的双重性质,可转债既降低了发行方的融资成本又给予了投资者一定的收益保障,因此自诞生以来便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我国可转债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针对我国资本市场一直存在着的投资品种匮乏、金融创新不足等问题,可转债不失为一剂良药。作为一种复杂且灵活的投融资工具,可转债产品与市场的繁荣有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成熟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作为推销产品、宣扬品牌、传播理念的重要手段的汽车广告语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虽然有学者从语言特点、修辞、语篇分析等角度对其进行了
在现代汉语中, “除了”句式是一种使用较为频繁、用途较为广泛的句式,同时,“除了”句式也是汉语学习者需要掌握的一种基本句式。由于“除了”句式有着比较复杂的语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