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古文运动的领袖,奇崛险怪诗派的开创者。他才大思雄,在诗、文、思想等方面皆能自辟天地,横绝古今。中唐以来,对他诗文的阐释、接受、研究、学习源源不绝。宋、清两代堪称是韩愈研究史上的两座高峰。清代的韩愈研究,沿着宋代韩愈研究奠定的基本格局,以其独特的时代眼光,亦取得了毫不逊色的成就,尤其是在韩愈诗歌研究方面,更是成果卓著。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清初韩愈诗歌接受”这一特定视角,分析、归纳、总结韩愈诗歌在清初接受情况,进而试图阐发韩诗与有清一代诗歌整体走向的深层关系。全文分绪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简述研究缘起、现状及本文的创新之处。正文前两章,分别论述在清初产生巨大影响的遗民诗人群、易代诗人群中重要诗人对韩愈诗歌的接受状况。遗民诗人是清代学术的启蒙者,尤其是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三家。鉴于顾炎武著作中对“韩愈诗歌”涉及不多,故不列专节进行研究。文中第一章分二节分别研究王夫之《薑斋诗话》与《唐诗评选》等诗歌理论著作对韩诗之评批;黄宗羲对韩愈“不平则鸣”诗文观的超越。第二章研究在清初诗坛具有更大影响的钱谦益、吴伟业二位易代诗人。钱谦益诗歌主张“转益多师”,成就雄大;吴伟业开创“梅村体”,风华绝代,中间都无一例外地受到了韩愈诗歌的影响。通过研究他们对韩愈诗歌的接受及韩愈诗歌对他们创作的影响,进而探析韩愈诗歌在清初诗歌中发挥的作用。叶燮及其《原诗》是韩愈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人物与作品。鉴于叶燮不同于遗民诗人群与易代诗人群的身份与地位及《原诗》之巨大成就,本文特意把叶燮对韩愈诗歌的接受单列一章,是为第三章。本章分两节行文,第一节着重论述《原诗》以新变为切入点,推崇韩愈、韩诗的情况。第二节探讨叶燮师法韩愈并自成一体的诗歌成就。结论部分概括本文的基本观点,有清一代韩愈研究无不受到清初上述几位诗人的浸染,通过他们对韩愈诗歌的接受研究,对于了解清初诗歌甚至有清一代诗歌发展的概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