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毕达哥拉斯“和谐”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qc465330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宇宙是和谐而有秩序的整体,是中国古代儒家创始人孔子和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共同的思想理念。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主流学派儒家的创始人,他的"和谐"思想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之上,把天地人看作为统一的整体,强调社会的和谐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提出"以仁为本"的思想理念,并且以"礼"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道德准则,从而建立一个自然和谐、社会和谐、人际和谐的大同社会。孔子从这一理念出发,要求人们尊重自然,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要求人们遵循礼制,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要求人们不仅关注身体的健康,也要经常性的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努力以君子作为学习的榜样,取长补短,保持中庸的人生态度。而毕达哥拉斯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提出"和谐"概念的哲学家,第一次揭示了"和谐"的内涵,毕达哥拉斯的"和谐"思想建立在数的概念基础上,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数的比例构成的,自然界的和谐体现在宇宙天体的运行都合乎数的比例,社会的和谐也是以数为内在力量的,寻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和谐,看重法律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在个体方面毕达哥拉斯看重灵魂,看重音乐对灵魂的洗涤作用。孔子与毕达哥拉斯是属于同一时代而不同世界的著名哲学家,他们是不同文化的创立者和代表者,分析孔子与毕达哥拉斯两者的同与异,目的是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而和谐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即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以及人与人和谐。本文通过阐述孔子与毕达哥拉斯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对比孔子与毕达哥拉斯在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中的和谐思想,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积极启示。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和频繁,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村"当中。我国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的社会的前进和发展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不能闭门造车,我们不能只关注自身社会的发展,还需要关注我们所处的整体大环境的发展状态。和谐社会的建设,要以和谐文化作为支撑,我们不仅需要立足于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之上,也需要吸收、借鉴西方思想当中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弥补不足,才能更好的实现自身的发展,促进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孔子和毕达哥拉斯都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和对后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孔子和毕达哥拉斯进行有关"和谐"思想的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吸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的而我们不足的方面,从而促进全面性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有助于全方位的形成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更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其他文献
大众文化是目前中国最有生命力的文化,而大众文化中喜剧性、游戏性娱乐文化尤其势头强劲。它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有明晰的发展线索,这就是从“大话”到“恶搞”。它取得成绩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融入WTO的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外资、合资企业大量进入我国建筑市场,这些企业大都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较高的技术水平、完善的管理
从分析风速序列的非线性和非平稳性特征出发,将一种基于聚类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组合预测模型引入到风速预测中。首先使用聚类经验模态分解将风
食品异物危害人类健康,影响食品工业的发展,利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对食品进行检测,具有无损食品,检测快速、准确、可靠等优点。本文以铝铂纸包装的鸭肫为研究对象,通
简要论述了四种文摘类型(报道性文摘,指示性文摘,报道一指示性文摘,结构式文摘)的特点,归纳了当前科技论文写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好的文摘应具有客观性,全面性,简明性,规
本文旨在通过对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的代表作《情人》( ? L’Amant ?)进行文体分析,来探索她的精神态度或内心世界。一定程度上,这是用“精神分析”(la psych
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的是一种面向社区、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人为中心的整体化服务。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性举措,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
传统的语音电话市场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其增长率也逐渐下降,反而无线数据服务市场在2006年到22%增长率,专家预测到2010年持续其增长率。移动增值业务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移动增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涉及到自然保护区的公路建设与日俱增,一些国家重大公路建设项目不断与自然保护区发生冲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
面对水污染、交通事故,矿难等突发事件的频频出现,如何以积极、科学的策略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能否调动科研与应用的集合力量,研究、总结出规律性的应急管理体系并以此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