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今天,学生对自己高等教育的选择性日益增加,于是国家教育部公办高校和国外高校之间,地方政府公办高校之间和地方民办院校之间的生源竞争也进入无形的竞争中。独立学院是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产物,作为地方高等院校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十年中雨后春笋般地迅猛发展,又由于如快速规模发展后,使得独力学院和地方公办院校、其他民办院校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独立学院必须立足自身优势,着眼未来,寻求出路。因此,独立学院如何在国家教育部设定的5年转型期中,与时俱进,在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引导扶持下和自身的努力探索出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本文立足四川省教育厅,并以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转制为民办院校作为正向案例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在转设为民办院校中的所遇到的问题及监管进行深入分析,并就转设过程中最关键的资产配置和教学质量两要素进行分析,以理论结合实践对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转民办院校的政府监管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具有实践价值的借鉴与启示。本文共分七个部分。首先是论文导论,主要陈述论文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政府对民办学院管理的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其次是概念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厘定本文研究主体的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的概念,陈述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再次对本文研究案例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从自身发展到政府监管两个方面展开陈述;再次对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转民办院校资产监管独立成章展开分析;再次对对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转民办院校办学质量监管展开分析;其次对独立学院转民办院校监管提出相关借鉴与启示;最后提出本文研究的结论和展望。本文对四川省教育厅在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转设期成功转设的政府监管的成功要素重点展开分析,以期望对其他省独立学院转设期以及转设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乃至为深化地方高等教育改革都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