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多模态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探讨患者多模态CT的不同评分与最终梗死核心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在预测非保守治疗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绿色通道就诊于神经内科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接受“多模态CT检查”,包括CT平扫、CT灌注和CTA,所有患者在发病一周内接受CT或MRI-DWI序列复查。对所有患者进行CT平扫、CT灌注及复查ASPECTS。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分成保守治疗与非保守治疗,非保守治疗的患者根据3个月后的预后情况分为两组:预后好组(m RS≤2)和预后差组(m RS>2)。CT平扫及CTP ASPECTS与复查ASPECTS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患者CT平扫及CTP ASPECTS在预后的差异性使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CT平扫及CTP ASPECTS对预后的预测诊断意义采用ROC曲线分析。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不同评定者之间的一致性。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7例患者纳入研究,保守治疗者37例,非保守治疗者30例,男性49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1.7岁(42~83岁)。平均CT平扫、CTP、复查ASPECTS分别为8.7分(2~10分)、8.2分(1~10分)、6.8分(1~10分)。保守治疗的患者,CT平扫ASPECTS、CTP ASPECTS与复查ASPECTS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90、0.621,均有统计学意义;非保守治疗的患者,CT平扫ASPECTS、CTP ASPECTS与复查ASPECTS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58、0.856,均有统计学意义。在预后好组与预后差组,CT平扫ASPECTS、CTP ASPECT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同评分对预后的预测效果,CT平扫ASPECT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1,CTP ASPECTS曲线下面积为0.787。结论:(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模态CT的ASPECTS有助于评估患者的最终梗死核心。(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模态CT的ASPECTS有助于预测非保守治疗患者的预后情况。(3)多模态CT的应用有助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判断预后,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