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产量是由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三要素构成,这些性状均受种植密度的影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提高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是发挥玉米杂交种增产潜力的重要环节。因此,科学的确定密度对实现玉米超高产栽培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密度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到玉米雌雄穗的发育进程。因此,研究不同密度对玉米雌雄穗发育的影响,对实现玉米超高产栽培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用目前两个优良玉米品种郑单958和浚单20,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玉米雌雄穗的分化及重要部位的解剖结构差异,通过定量测定并利用SPSS软件分析它们与密度和产量指标的相关性,得出如下结果:随着密度增加,玉米雄穗的分化相应推迟了一个时期。在高密度条件下,雄穗的穗长明显减短,分枝数显著减少,抽雄明显较晚。高密度条件下花药发育慢,当低密度花药壁形成了3层细胞,能看到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时,高密度仅分化出孢原细胞。随密度增加花粉生活力有所降低,但影响不大。高密度对雌穗的影响较大,种植密度增大到5000-6000株/亩时,雌穗分化各个时期都相应的推迟一天。低密度雌穗小穗基部两侧已分化一个护颖时,高密度小穗原基只是分裂为两个小穗突起,其基部出现褶皱状颖片原基。随密度增加玉米吐丝相应推迟几个小时。雌穗穗轴维管束数目和总横截面积与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与产量指标呈显著的正相关。随着密度的增加,穗轴维管束木质部导管直径变小,韧皮部的变化显著大于木质部。相关性分析显示,韧皮部面积与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与产量指标呈显著的正相关。实验结果表明,高密度对穗轴韧皮部的影响大于木质部。雌穗穗轴韧皮部总横截面积与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单穗籽干重、千粒重和穗粒数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种植密度对雌穗花、粒分化有较大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籽粒败育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