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新常态下,结构调整是一种大逻辑、大格局、大趋势,是一场不可避免的变革。面对中国经济当下的困局,党中央强调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培育新的经济发展动力,科技创新是关键。江西省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增速换挡、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弯道超车”“变道超越”,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深化供给测结构性改革。 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是科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作为科技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科技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公共科技活动,并引导企业和全社会的科技投入。 随着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的加大,新的问题开始日益显现,其中以资金的供求矛盾最为显著,财政性的科技资金投入如何分配、使用效率等进一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加强对财政科技投入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评价和监督显得尤为重要。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绩效评价已成为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工具。 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出发,对江西省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价进行研究分析。以实证分析为基础,针对江西省财政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从而提高江西省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价。 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看,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e Analyse,简称为DEA)方法,并收集各省份的相关数据,得出DEA求解结果,找出了导致江西省政府科技投入绩效偏低的原因。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来看,本文通过与其它省份的科技发展状况进行比较、排名等,从体制、总量、结构以及产出效果上对江西省财政科技投入进行分析,找出江西省财政科技投入与其他省份的财政科技投入的最高水平、平均水平和整体水平上存在的差距。 虽然近年来江西省财政科技投入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科技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总体来看,江西省财政科技投入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此外,从横向和纵向的DEA分析结果来看,近几年江西省财政科技投入绩效不高,其绩效偏低是由规模报酬递增造成的。也就是说从整体来看,科技投入相对不足、科技成果总量不足、成果转化程度不高、科技经费投入结构不尽合理等,使得江西省政府科技投入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需要进一步提高江西省财政科技投入的总规模,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实现经济和社会的高效、快速发展。从技术效率来看,江西省政府尚处于技术有效的状态,这表明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江西省财政科技投入的人力和财力投入结构尚合理,需要继续保持。 总之,通过对江西省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进行评价,发现江西省财政科技投入绩效尚未达到最优水平,需要进一步改进。根据江西省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江西省财政科技投入绩效偏低的因素,本文对提高江西省财政科技投入绩效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二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四是加强科技经费的管理和监督;五是建立全面的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对江西省财政科技投入进行改进,达到优化江西省财政科技投入资源配置的目的,实现省域经济社会的高效、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