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MECA的地铁盾构施工风险监测信息体系研究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ytw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轨道交通形式,具有运力大、无噪音、节省地面空间等优势,我国北京、天津、深圳等大城市都在加快城市地铁建设。由于城市地铁建设位置一般处在人口多、建筑物密集的市区,为减少地铁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国内各大城市地铁区间隧道普遍采用盾构法施工修建。但是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工序多、面对的地质条件复杂,近几年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中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地铁建设的正常进行。事故多发一方面是由于施工中大量风险因素客观存在,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施工风险管理工作,尤其是施工风险监测工作存在诸多不足,无法充分发挥监测和防控风险的作用。因此,为有效防范地铁盾构隧道施工过程风险事故的产生必须加强施工风险监测工作。本文在分析现阶段地铁盾构施工监测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引入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FMECA)方法分析地铁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及其危害性,指导施工风险监测工作的开展。首先,将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作为一个“过程”系统,把每个具体施工过程作为“子系统”,并分析确定每个施工过程或步骤的功能。其次,对地铁盾构隧道施工过程进行FMECA分析,识别施工过程的主要故障模式,评价故障模式的影响、危害性大小,并确定需要重点监测的潜在故障模式。从人、机、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分析故障模式产生并导致风险事故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构建地铁盾构隧道施工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制定有效的“人、机结合”的监测数据采集方法,并建立监测信息人工上报和计算机报表化相结合的信息整合与处理方式,解决地铁盾构施工风险监测应该监测哪些对象和怎样监测两个问题,整合监测指标设定、监测信息采集、监测信息处理的一系列过程,形成较为完善的地铁盾构施工风险监测信息体系。最后,结合案例分析说明以上分析的实用性,指导实际的施工风险监测工作,发挥其防控风险的作用。
其他文献
在兰姆波的激发过程中 ,一般采用的是各向异性的压电晶体。其不同切向激发出的兰姆波就有不同的特性。文章在兰姆波波动方程的基础上 ,分析研究晶体切向与兰姆波特性之间的关
随着高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不断增多,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变得越来越重要。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充分发挥Internet在信息的收集和传播过程中的
人类社会能够发展到今天,期间经历了漫长而有充满曲折的历史进程。自然灾害、疾病、死亡、战争等等自然以及人为的灾难时刻都在威胁着柔弱而坚强的人类。面对无法避免的各种
房屋租赁关系中,装饰装修物的所有权归属以及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就装饰装修物之上的利益平衡问题一直是司法审判中的热点和难点。理论上,该问题涉及添附、不当得利、有益费用
目的:本次对古代文献关于瘿病的研究,试图通过文献整理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中医学对瘿病证治的理论认识,较为系统的整理古代文献中治疗瘿病的方药,总结古代治疗瘿病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电气化铁路以其快捷、舒适、经济、环保等诸多优点成为国家建设高速交通的重点,在社会经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保障机车安全运行,防止
"邛茶"经过多年发展一路走来,可谓任重道远。在其发展进程中既有光明的前景,也存在一些需急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问题有传统观念作祟,现代意识淡薄;茶叶生产企业对基地的可控意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岛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社会开放度显著提高,社会流动呈现出明显的社会转型的特点,而社会流动是
并联机器人是新兴的先进技术,从一出现就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并联机器人技术已经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并联机器人具有刚度大、承载能力强、精度高、自重负荷比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