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后现代的历程:《金色笔记》中的知识分子精神危机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5118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认为,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是后现代转向的文学记述,借助元小说的手法展现了二十世纪中后页文学创作和社会政治从现代主义转向后现代主义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反映出,英国左派运动逐渐式微,是原左派知识分子陷入精神危机并走向后现代主义的深层原因。《金色笔记》的主角,女作家安娜·沃尔夫先后创作了三部作品,即《战争边缘》、《第三者的影子》和《自由女性》,形成“小说中的小说”,其间夹以创作前、中、后安娜的个人经历、政治生活、安娜本人对文学创作的反思与其他人对作品的评论。以每一部“小说中的小说”为核心,《金色笔记》中的后现代转向可以大致分成三个阶段。本文以三个章节分别论述这三个阶段。首先,后现代转向始于对现代主义叙事的解构。通过将现代主义文本《战争边缘》与黑色笔记中安娜真正的经历进行并置,反映虚假的现代主义文本对后现代现实的扭曲。安娜在自我批判中正式与现代主义决裂。其次,安娜所积极参与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败促使她投入以女性主义为代表的边缘政治中,并创作实验性的作品《第三者的影子》,这是她转向后现代过程中的半成品。最后,《自由女性》以及最终形成的“金色笔记”标志着后现代转向的最终完成。安娜在文学创作手法和政治思想上倒向后现代主义,消除了自我与社会的争吵,从精神崩溃中痊愈。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剖析后现代主义政治学,引用伊格尔顿、马尔库塞、福柯等理论家的观点,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破而不立”的政治学,反对一切主导和普遍性的原则,而非提出真正的解决方案。这是《金色笔记》矛盾结局的内在原因。
其他文献
2009年出版的《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是科伦·麦凯恩的第5部小说,也是他6部小说中最出色的作品。麦凯恩在该小说中刻画了众多的纽约城边缘人,这些城市边缘人物对于融入纽约城及城
20世纪60年代,一些国外的专家学者便开始关注并探讨“自主学习”这一概念。到了80年代,Holec成功大胆地将“自主学习”引入到语言教学领域中。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固越来越
劳伦斯·斯特恩是英国十八世纪感伤主义小说家,被誉为“感伤主义小说之父”。斯特恩一生中只写了两部小说,即《项狄传》和《感伤之行》,但都成为了世界文学中的传世之作,其中《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国际间商务交流日益频繁,商务英语人才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青睐。商务英语作为特殊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中国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现代教育形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迅速发展起来。课件作为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软件,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