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神经内分泌肿瘤(NEN)作为少见肿瘤,其起源于一组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随着胃肠镜及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被发现。胰腺作为NEN的好发部位,其年发病率逐年上涨。但国内因缺乏有关NEN的大型数据库,大多为单中心的临床数据,所以目前国内关于pNEN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研究相对较少。根据目前临床研究,认为影响pNEN预后的因素包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是否手术等。可见肿瘤的病理分级对预测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对于pNEN按分化程度分为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T)以及分化差的神经内分泌肿癌(NEC)。随着对pNEN研究的深入,虽然指南推荐以Ki-67指数为3%来划分NET G1与NET G2,但有少量研究认为以Ki-67指数为5%作为划分NET G1与NET G2的截断值,较以3%对预测患者预后更有价值。对于pNEN的治疗,手术是治愈的唯一方法,且建议肿瘤大小在2 cm以上的患者,若满足手术指征,优先选择手术治疗。但对于肿瘤大小在2 cm以下pNET的治疗目前存在争议,尤其对于肿瘤大小在2 cm以下、无功能pNET的治疗,是否积极手术对于患者更有益,目前研究较少。因此,针对目前pNEN研究所存在的争议,本研究主要回顾性分析本中心pNEN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NET G1与NET G2划分的最优值,进一步为临床提供参考价值;同时探索肿瘤大小≤2 cm、无功能pNET的临床特征及进一步行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的患者,且在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诊断为pNEN。分析共173例pNEN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运用列联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法进行组间比较,利用ROC曲线下面积计算截断值。结果:在173例pNEN患者中,男性患者共有92例,女性患者共有81例。分化好的pNET患者共有167例,分化差的pNEC患者共有6例。无功能性pNEN患者共有152例,功能性pNEN患者共有21例。散发型pNEN患者共有168例,MEN-1相关性pNEN患者共有5例。位于胰头部的pNEN患者共有56例,位于胰体部的pNEN患者共有10例,位于胰体尾部的pNEN患者共有30例,位于胰尾部的pNEN患者共有77例。截止2019年6月30日,生存患者共有140例,死亡患者共有33例(功能性6例,无功能性27例;G1级8例,G2级14例,NET G3级7例,NEC G3级4例;Ⅲ期2例,Ⅲ期30例,不详1例)。该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5个月。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8.4%、84.4%。利用ROC曲线下面积计算划分NET G1与NET G2的截断值为5.5%。对NET G1与NET G2患者分别按Ki-67指数为3%、5.5%进行生存分析。本组患者中,若按Ki-67指数为5.5%来划分NET G1与NET G2,其对二者的生存预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若按Ki-67指数为3%划分二者,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867)。对于19例肿瘤大小≤2 cm的无功能pNET,分析其临床特征,进一步运用单因素分析影响患者疾病进展的因素,发现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以及手术与否为影响患者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若以Ki-67指数为5.5%划分NET G1与NET G2,其p值分别为0.017、0.005、0.032;若以 Ki-67 指数为 3%划分 NET G1 与 NET G2,其p 值分别为 0.017、0.036、0.032。且分析术后肿瘤大小≤2 cm的、无功能pNET的临床特征,探索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其中病理分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24),且Ki-67指数>5.5%是影响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结论:肿瘤临床分期及是否选择手术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手术与否是影响小的(≤2 cm)、无功能pNET患者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且结合临床实际建议Ki-67指数>5%为影响小的(≤2cm)、无功能pNET术后患者复发的高危因素;结合临床实际建议以Ki-67指数为5%来划分pNET G1与pNET G2的截断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