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接受优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从我国基础教育实践看,薄弱初中作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表现之一,不仅在于城市地区,农村贫困地区薄弱初中的生存状况更是每况愈下。大量农村薄弱初中的存在,致使人们对义务教育的全民性、平等性、公平性产生质疑,薄弱学校发展壮大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薄弱学校的改进路径被更多教育管理者及相关专家所关注。在对BY中学由薄弱到发展的改进路径调查后发现,BY中学在改进前,存在着诸多不足,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教学制度未成体系,教学设施条件差,教学师资素质参差不齐,教学生源质量不高,教学内容缺乏特色,教学评价过于单一等,分析存在的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学校有限教学资源存在浪费,教师教学素质有待提升,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教育部门管理方式影响,新兴式民办初中严峻挑战,家校管理联系不紧密等。BY中学在改进发展过程中,不断改进发展措施,主要有以下转变,坚持德育为本的教学理念,完善听课备课讲课制度,更换先进教学基础设施,加强校本教研及外出培训,重视学生管理及生源质量,以赛促改提升学科特色,完善分层评价机制等,BY中学经过一系列努力后,使学校、教师和学生获得了较多荣誉,学校荣升当地名校行列,多名教师荣获省、市各类奖项,学生获取各类荣誉及重点高中录取资格,学校改进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探究BY中学成功改进的因素发现:在学校层面,注重更新教学理念,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完善教学制度,走特色发展之路,注重完善教学设施,促进教学设施现代化,注重加强教学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素质,关注各类生源,因材施教促发展,加强教学内容改革,创新学科特色,坚持评价方式多样化,完善评价机制等;在外部环境上,地方教育局坚持评价方式科学化多元化,注重家校合作。BY中学改进成功启示农村薄弱初中要发展壮大,就要加强内部管理,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完善教学制度,创新学校管理机制;加大教育设施投入,创一流教育环境;关注教师成长,加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关注学生特点,拒绝教学一刀切;实施新课改教研,形成学科优势;健全评价机制,关注学生每个人的闪光点等。还要充分利用学校发展的外部条件,关注国家教育政策,一切按政策办事;坚持家校共育,争取家长支持认可等。